詳細介紹
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物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在*,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換成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面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氧池的有機負荷。有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在O級,由于有機物濃度已幅度降,但污水處理設備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NH3-N存在。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的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其中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氧弄細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O2-N、NO3——NO級池的出水流到*池。為*池提供電子接受體,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污染。
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由于醫院污水與城市污水水質類似,比單純的生活污水水質濃度要,可生化性強,同時要考慮到去除氨氮,擬采用環保總局的生物接觸氧化法進行處理,該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有機污染,已在實際中長期使用,工藝比較成熟。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結合的生物膜法,曝氣濾池中填充填料,采用水下曝氣,經過曝氣的污水流經填料層使填料表面長滿生物膜,微生物部分固著、部分懸浮,污水和生物膜接觸,在生物膜的生化作用下,污水得到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
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
藻類增值營養物,并含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的排放標準,
如處理后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
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原則
1)先應該特別要防止傳染病病原菌的排放和對環境的污染、對可能排出量傳染病病原菌的傳染病醫院及受到傳染病病菌原菌污染的污水要求進行嚴格的消毒預處理,達到相應的醫院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污水治理站。在可能的情況下,受傳染病病菌污染的污水應與其他污水分開處理,以減少消毒劑用量及增強消毒效果。
2)對含有某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廢水廢液要盡可能單獨收集,分別治理,防止量有毒有害物質進入綜合污水處理系統。
3)對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先在衰變池進行衰變治理,達到排入綜合污水處理系統。
4)對醫院綜合污水應視其排污去向,按不同的要求進行治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對外排放。
5) 醫院含菌污水消毒所用消毒劑應,操作簡單,費用,效率,還要結合當地條件用,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地區,一般可用次氯酸鈉作為消毒劑,在商品供應困難的地區可采用現場制備的小型次氯酸鈉生產設備,為減少有機氯化合物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也可采用二氧化氯發生器生產二氧化氯,或采用 臭氧、紫外線等消毒污水。
6) 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對周圍水體的污染,所以,醫院廢水就地治理。
7) 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菌房污水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建設突發事件能力。
8)醫院廢水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極,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是衛生疾病病源,進行消毒治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方可對外排放。
設備工藝特點
1) 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硝化菌將NH3-N硝化為NO3-,對有機物去除率在95%以上;對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
2) 預處理過程簡單,不需要量投加化學藥劑,操作過程簡單;
3) 回收率,水的回收率可達到99%以上,這種靈活性容許操作員在流入的未凈化水品質惡化時降回收率減少對隔膜的“壓力”,但同時產生相同總量和品質的凈化水;
4) 系統使用邏輯進程監控系統,包括流量傳送器和壓力傳送器等等。這種度受控的系統方法可用于設計龍裕靈活的系統并提操作員接口的龍裕要求;
5) 空氣沖洗在各種流入條件下都能;
6) 自動反沖在較的過膜壓力下提整體膜通量;
7) 占地面積小,只有傳統工藝的10~20%;
8) 使用長,連續時間可達7萬小時,斷絲率小于1%。
3
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