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河北省立法治揚塵,還河北一片藍天
閱讀:643 發布時間:2019-11-5在河北石家莊地鐵2號線藍天圣木站工地,密網遮蓋、灑水降塵、霧化噴淋、濕法作業等多種措施,讓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不再塵土飛揚。如今,隨著對施工場地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河北大大小小的工地基本告別了“灰頭土臉”。
近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不斷推進,揚塵污染逐漸成為河北空氣質量治理的主攻對象之一。通過完善立法、制定標準、開展監測排名、組織執fa專項行動等舉措,河北不斷織密“抑塵網”,減少揚塵污染排放,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以前的揚塵治理存在一個“軟肋”:缺乏法律的剛性約束,對揚塵污染懲戒乏力。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謝文勇說:“拿揚塵管控來說,施工工地必須做到‘六個100%’(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做不到怎么辦?只能要求其限期整改。違法成本低,導致施工單位對揚塵治理主動性不強,甚至有些工地‘野蠻作業’,揚塵污染屢禁不止。”
揚塵管控動真格,必須立法先行。2018年10月,《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揚塵污染防治的決定》審議通過, 201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河北省強化揚塵污染控制的監督力度,細化處罰標準,提高違法成本,從此,對揚塵污染的處罰力度大幅加強。
有法可依,更要執fa必嚴。從今年5月起,河北每月通報全省降塵量監測結果,對超標市縣通報批評,要求降塵量超標的縣(市、區)加強原因和對策分析,提高控塵措施的針對性,提升揚塵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減少揚塵污染。“監測排名與通報制度旨在進一步傳導壓力,落實責任。”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孫志強說。
施工揚塵是揚塵污染的一個重要污染源。在石家莊市聯盟路施工現場,一臺小型霧炮車噴霧降塵,圍擋上還掛著噴霧管道,不停噴著水霧。除此之外,運載砂石等物料的車輛用苫布遮蓋得嚴嚴實實,車輛出入沖洗,施工場地內灑水降塵。項目施工方負責人祝金鐘說:“揚塵治理要求越來越高,的抑塵措施幾乎是各施工工地的標配。”周邊居民感受到了施工現場“改頭換面”的變化,“以前小區門口要施工,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現在沒什么影響。”
有抑塵措施,還要確保達到抑塵效果。今年4月1日起,河北省實施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這一標準細化了揚塵排放控制和監測要求,規定了PM10濃度限值,施工工地超標排放將受到處罰。
“施工場地揚塵污染防治在技術上沒有難點,關鍵是要落實揚塵防治措施。”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分析室主任王淑娟說,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實施后,河北省施工場地PM10小時濃度超標數量預計將減少30%以上,環境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