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利用有機介質層和生物膜的吸附阻濾作用,同時生態濾池中表面生長的微生物的的新陳代謝作用降解污染物。有機介質層可增加生態濾池基質的透水性,同時還能夠和周圍環境形成特殊的根際微生態環境,使其具有較強的凈化水質的能力,出水直接達到排放標準。同時利用微生物內源呼吸原理,在生態濾池內部,微生物增殖與消解達到平衡,實現生態濾池系統污泥的零的排放。
處理工藝如下:
污水→檢查井→初沉池→沉淀池→厭氧生物濾池→好氧生物濾池→檢查井→排放
污水經過檢查井自流至格柵池去除大顆粒懸浮物后,自流至初級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去除上浮物和大顆粒雜質,較穩定的污水流入厭氧生物濾池,在該池內的污水通過厭氧和兼氧細菌的消化,降低污染物濃度。填料采用高分子有機物制成的生物菌床,在厭氧池中密集排布,使得厭氧菌和兼氧菌均勻分布在生物濾床上。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流入好氧生物處理設施,通過填料截留細小懸浮物,并利用自然通風進行好氧和兼氧反應,進一步降低有機物的濃度。
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的營養物質濃度難以達到城市污水處理廠一級排放標準,但可以達到農灌標準。因此,在富營養化地區,使用該類裝置應特別注 意通過強化措施加強氮磷的去除,以保護當地環境;在水源缺乏地區,采用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可用出水進行灌溉,既可以節約能源,又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低碳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