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田靜
- 電話:
- 03108275478
- 手機:
- 15532001791
- 售后:
- 0310-8275478
- 傳真:
- 0310-8275478
- 地址:
- 河北省邯鄲市電廠街28號原紅星服裝廠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微信掃碼進入微名片
余氯傳感器是用于檢測水中余氯(游離氯、化合氯或總氯)濃度的儀器,廣泛應用于水質安全監測領域。以下是其主要種類、工作原理及應用場景的詳細解析:
一、余氯傳感器的主要種類
根據檢測原理不同,余氯傳感器可分為以下幾類:
1. 電極法余氯傳感器
原理:
通過電化學方法(如恒電壓法、電流法)測量余氯的氧化還原反應電流,電流強度與余氯濃度成正比。
典型結構:由工作電極(鉑或金電極)、參比電極(Ag/AgCl)和電解液組成,表面覆蓋選擇性滲透膜(僅允許 Cl?或 HClO 通過)。
分類:
游離氯傳感器:檢測水中游離態余氯(Cl?、HClO、ClO?)。
總氯傳感器:通過添加化學試劑(如)將化合氯(NH?Cl、NHCl?等)轉化為游離氯后檢測。
優點:
響應速度快(秒級),適合在線連續監測。
無需復雜預處理,可直接浸入水體測量。
量程覆蓋廣(0-20 mg/L 常見,可擴展至更高濃度)。
缺點:
易受水質干擾(如 pH、溫度、重金屬離子、有機物),需定期校準和維護(更換膜片、電解液)。
對低濃度余氯(<0.01 mg/L)精度略低。
應用場景:
自來水廠、二次供水系統的管網余氯監測。
游泳池、溫泉水的消毒效果控制。
工業循環水、冷卻水處理中的微生物控制監測。
2. 光度法余氯傳感器
原理:
利用余氯與特定顯色劑(如 DPD、N,N - 二乙基對苯二胺)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通過光學檢測(如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測量吸光度,計算余氯濃度。
典型結構:包含光源(LED)、比色皿、光電檢測器及自動加藥系統(部分集成式設備)。
優點:
抗干擾能力強,適用于渾濁、高色度或復雜水質(如污水、廢水)。
檢測精度高,尤其適合低濃度余氯(如 0-2 mg/L)的精準測量。
可同時檢測游離氯和總氯(通過不同顯色劑區分)。
缺點:
需消耗化學試劑,維護成本較高(需定期更換試劑、清洗比色皿)。
響應時間較長(分鐘級),不適合實時快速監測。
應用場景:
醫療機構廢水、實驗室水質的余氯檢測(需符合環保排放標準)。
食品加工行業(如飲料廠、酒廠)的管道消毒殘留監測。
環保領域地表水、地下水的余氯污染排查。
3. 膜法余氯傳感器(極譜法)
原理:
屬于電極法的改良型,通過透氣膜(如聚四氟乙烯)將水體與電極隔離,僅允許 Cl?分子滲透到電極表面發生電化學反應。
核心優勢:避免水體中其他離子(如 Cl?、SO?²?)直接接觸電極,抗干擾能力顯著提升。
優點:
對游離氯(Cl?、HClO)選擇性高,適合高鹽水質(如海水、循環冷卻水)。
長期穩定性好,維護周期長(膜片更換周期可達 3-6 個月)。
缺點:
無法檢測化合氯,僅適用于游離氯監測。
對溫度敏感,需內置溫度補償模塊。
應用場景:
海水淡化廠、濱海電廠的循環水余氯監測(高鹽環境)。
水產養殖行業(如魚缸、池塘)的氯殘留檢測(避免魚類中毒)。
4. 電解法余氯傳感器
原理:
通過電解產生特定試劑(如碘離子)與余氯反應,根據電解電流計算余氯濃度。
特點:屬于實驗室或便攜式設備常用方法,適合現場快速檢測。
優點:
無需標準溶液校準,可通過電解電流直接溯源。
設備體積小,適合移動監測(如手持余氯檢測儀)。
缺點:
量程較窄(通常 0-5 mg/L),不適合高濃度場景。
電解效率受水質影響較大,需頻繁維護。
應用場景:
應急監測(如水源地突發污染事件)。
野外作業水質快速檢測(如軍隊、戶外救援)。
二、余氯傳感器的核心應用領域
余氯監測的核心目標是平衡消毒效果與水質安全(余氯不足易導致微生物超標,過量則產生有害副產物),其應用場景覆蓋多個行業:
1. 飲用水處理行業
場景:自來水廠出廠水、輸水管網、二次供水水箱的余氯監測。
監測目標:
確保出廠水余氯濃度符合國家標準(GB 5749-2022 要求管網末梢余氯≥0.05 mg/L)。
防止輸水管網中細菌再生,保障用戶端水質安全。
常用傳感器:電極法(在線連續監測)+ 光度法(實驗室比對)。
2. 游泳池與水上娛樂場所
場景:泳池水、溫泉池、水上樂園滑道水循環系統。
監測目標:
控制游離氯濃度在 0.3-1.0 mg/L(國際標準),抑制藻類和致病菌(如大腸桿菌、隱孢子蟲)。
避免余氯過高刺激人體黏膜(如眼睛、皮膚)。
常用傳感器:電極法(集成于水質監控系統,實時聯動加藥泵)。
3. 工業循環水系統
場景:電廠冷卻塔、化工反應釜冷卻循環水、中央空調冷凝水系統。
監測目標:
通過余氯控制微生物黏泥(生物膜)滋生,減少管道腐蝕和熱交換效率下降。
游離氯濃度通常控制在 0.5-2.0 mg/L,需結合 pH 和濁度綜合調節。
常用傳感器:膜法電極(抗高鹽、高硬度水質)。
4. 污水處理與回用
場景:市政污水廠出水、工業廢水處理站、中水回用系統。
監測目標:
消毒副產物控制:總氯濃度需符合排放標準(如 GB 18918-2002 要求一級 A 標準總氯≤0.5 mg/L)。
醫療廢水需額外監測余氯以殺滅病毒(如疫情期間特殊要求)。
常用傳感器:光度法(精準檢測低濃度總氯)。
5. 食品與飲料加工
場景:生產用水、設備清洗水(CIP 系統)、車間環境消毒水。
監測目標:
控制清洗消毒后余氯殘留(如飲料瓶沖洗水余氯≤0.1 mg/L),避免化學污染。
符合 FDA、GB 14881 等食品安全標準。
常用傳感器:便攜式光度法檢測儀(快速現場抽檢)。
6. 水產養殖與水族館
場景:魚苗孵化池、海水魚缸、水族館循環水。
監測目標:
防止新水中余氯殘留導致魚類鰓部損傷(安全濃度通常 < 0.02 mg/L)。
控制消毒過程中余氯峰值,避免應激反應。
常用傳感器:膜法電極(高選擇性檢測游離氯)。
7. 醫療與實驗室
場景:醫院污水排放、實驗室廢水處理、透析用水制備。
監測目標:
醫療廢水需嚴格去除余氯(避免與廢水中有機物生成致癌物),同時確保消毒。
透析用水余氯需 < 0.1 mg/L,防止對人體造成危害。
常用傳感器:光度法(高精度檢測總氯和游離氯)。
三、選型與維護建議
1. 選型關鍵因素
指標 | 電極法 | 光度法 | 膜法電極 |
檢測類型 | 游離氯 / 總氯 | 游離氯 / 總氯 | 游離氯 |
水質適應性 | 中低濁度清潔水 | 高濁度 / 復雜水質 | 高鹽 / 高硬度水質 |
響應速度 | 秒級(在線) | 分鐘級(分批) | 秒級(在線) |
維護成本 | 中(需換膜 / 電解液) | 高(需換試劑) | 低(長壽命膜片) |
典型場景 | 自來水、游泳池 | 污水、食品加工 | 工業循環水、海水 |
2. 維護要點
電極法 / 膜法:定期清洗電極表面污垢,每 3-6 個月更換滲透膜和電解液,校準零點和斜率。
光度法:及時更換過期顯色劑,清洗比色皿避免污染,每周進行空白校準。
通用建議:搭配溫度補償模塊(余氯活性隨溫度變化顯著),安裝時避免強光直射傳感器。
四、未來發展趨勢
智能化集成:與物聯網(IoT)結合,通過 4G/5G 將數據接入云平臺,實現遠程監控和自動加藥控制。
多參數融合:集成余氯、pH、濁度、電導率等多傳感器,提供水質綜合分析(如消毒效率指數 CEI)。
免試劑技術:開發無膜電極或光譜法新技術,降低維護成本(如基于紫外吸收的余氯檢測)。
通過合理選擇余氯傳感器并優化監測方案,可有效保障各行業水質安全,同時降低消毒成本和環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