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浩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用顆粒污泥
厭氧顆粒污泥(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基于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生物顆粒污泥技術,是在高的水力剪切下,由產甲烷菌、產乙酸菌和水解發酵菌等構成的,沉降性優于活性污泥絮體的自凝聚體。
顆粒污泥的形成實際上是微生物固定的一種形式,其外觀為具有相對規則的球形或橢圓形黑色顆料。顆粒污泥的粒徑一般為0.1~5mm,個別大的有7mm、密度為1.04-1.08 cm³,比水略重,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降解水中有機物的產甲烷活性。
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顆粒污泥呈多孔結構,表面有一層透明膠狀物,其上附著甲烷菌。顆粒污泥靠近外表面部分的細胞密度大,內部結構松散、細胞密度較小。粒徑較大的顆粒污泥往往有一個空腔,這是由于顆粒污泥內部營養不足使細胞自溶而引起的。大而空的顆粒污泥容易破碎,其破碎的碎片成為新生顆粒污泥的內核,一些大的顆粒污泥還會因內部產生的氣體不易釋放出去而容易上浮。
厭氧顆粒污泥因其優于絮狀污泥的沉降性及高的污泥濃度,抗水力負荷和沖擊負荷的能力大大增強,使得第三代高效厭氧生物反應器的發展應用成為可能,對厭氧水處理工藝有著巨大的貢獻。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