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泡沫產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常見于負荷過高、曝氣過度、洗滌劑流入等。而在區別是何種原因導致的白色泡沫時,泡沫的黏度能給我們很多的參考。
通常情況下,粘稠不易破碎的泡沫,常見于活性污泥負荷過高,而且此時的泡沫色澤鮮白,堆積性較好,而粘稠易破碎的泡沫常見于活性污泥的過度曝氣,而且此時的泡沫色澤為陳舊的白色,堆積性差,只會發生局部堆積,洗滌劑的流入也會發生白色的泡沫,因為洗滌劑的存在,增加了水體的表面張力,最終導致泡沫的形成。
工藝判斷:
白色泡沫的產生,基本歸結為活性污泥負荷過高、曝氣過量、洗滌劑流入等情況。
(1)F/M值與白色泡沫的關系
判斷活性污泥負荷的指標是F/M(即食微比值),如果F/M值過高(大于0.5),同時對應產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的話,就可以認為活性污泥確實是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了。
(2)DO值與白色泡沫的關系
曝氣過度同樣會產生大量白色泡沫,雖然在泡沫黏度不高的情況下,正常的曝氣量不會導致生化系統泡沫的產生,但活性污泥在過高的曝氣量作用下,部分活性污泥會解體溶解,隨即導致活性污泥清液中的有機物含量升高,這是在高曝氣量情況下導致泡沫產生的一個原因。
為此,在保證活性污泥供氧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曝氣量,不但能減少泡沫產生,同時也能減少能源消耗,降低運行成本。通常控制曝氣池出口DO值為1-3mg/l,如果一味提高曝氣量,使得DO上升到5.0mg/l的話,對活性污泥系統產生的負面影響是較大的。
(3)起泡物質流入的問題
除處理負荷過高、曝氣過度外,起泡物質流入生化系統同樣可以導致活性污泥系統產生泡沫,比較常見的是生化系統中流入了洗滌劑或表面活性劑,在曝氣作用下,很快就會產生大量白色泡沫。我們通過監測DO值及生化系統當時的污泥負荷情況就可以反過來推斷是否進水水質的影響導致了活性污泥系統泡沫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