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一、工程概況
該洗滌廢水處理工程設計處理規模為280m3/d。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洗滌劑廢水的污染物主要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和COD等。
二、設計依據、規范、范圍及原則
2.1設計依據及規范
(1)建設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和要求等基礎資料; (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GB50054-92);
(4)《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92);
(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1997年修訂》(GBJ14-1987);
(6)《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1988);
(7)《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8)《給水排水設計手冊》(1~11冊);
(9)《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試行)》二級標準。
(10)《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3096-93)
(11)《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GBJ69-84)
2.2 設計范圍
1.污水處理站的總體設計包括工藝、土建、電氣設計,不包括處理站外污水收集和輸送管道。
2.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及處置兩大部分,同時避免噪音、臭氣等二次污染。
1) 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2) 污泥處理與處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只作濃縮處理,為防止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須由環衛糞車定期抽吸外運處理。
2.3 設計原則
2.3.1 本設計方案嚴格執行有關環境保護各項規定,污水處理先必須確保各項出水水質指標均達到排入城市管網標準要求。
2.3.2 針對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特點,采用簡單、成熟、穩定、實用、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以達到節省投資和運行管理費用的目的。
2.3.3 處理系統運行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調節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的變化。
2.3.4 管理、運行、維修方便,盡量考慮操作自動化,減少操作勞動強度。設備選型采用通用產品,選購的產品在國內應是技術*、質量保證、性能穩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維修維護工作量少,價格適中及售后服務好的產品。
2.3.5 在保證處理效率的同時工程設計緊湊合理、節省工程費用,減少占地面積,減少運行費用。
2.3.6 設計美觀、布局合理、降低噪聲、消除異味及固體廢棄物,改善污水站及周圍環境,避免二次污染。
三、設計水量和水質
3.1 設計水量
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水質、水量要求,本設計污水量為Qd=280m3/d。終確定設計小時處理水量為:Qh=12m3/h
3.2 設計水質
建設單位未提供水質,工程污水水質參考同類污水水質。
排放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
四 .處理工藝的選擇
4.1污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
洗滌劑廢水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中高濃度的LAS對微生物細胞的活性和增殖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使此類廢水的生物降解難度加大。廢水呈堿性,pH值通常在9—12.另外,廢水中缺少微生物合成細胞質*的氮元素。根據次類廢水的特點確定采用由物化和生化處理相結合的工藝流程。物化處理采用混凝沉淀,生化處理采用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
4.2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4.2.1 污水生化處理技術比選
小型的污水處理站一般采用以下幾種生物處理方法。
A)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生物膜法,該工藝配以新型的彈性立體填料,具有負荷高、不產生污泥膨脹、設施體積小、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等優點,能確保污水經處理后各項指標全面達標。所選用的填料維修更換方便,使用壽命可達30年以上。一般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
B)常規活性污泥法
常規活性污泥法在大型污水處理中使用廣泛,但由于常規性污泥法負荷低,易產生污泥膨脹,不易控制管理,故近年來在小型污水處理站中的使用越來越少。
SBR法
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成終出水水質不達標。國內目前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今后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質量不過關,造成污泥排放控制較
撫州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