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化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供應
一、工程概述
1.1 生活污水的概述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病菌等,如不進行有效的處理,勢必嚴重影響周圍環境,大多數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病原性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可以通過各種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去除水中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各種污染物,使水質得到凈化,達到國家或地方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保護水資源環境和人體健康。盡管如此,某些污水站由于處理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污水不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與規定排放標準相差甚遠。因此,我公司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采用 A2/O 生化工藝:厭氧-缺氧—好氧工藝成功地處理了該類生活污水,該工藝具有抗負荷性強、脫氮處理效果好、運行管理自動化程度高,采用地埋式占地面積少,美觀大方等優點。本方案的主體工藝采用生化法及物化法相結合,設備主體結構采用鋼制設備的形式;設備采用地埋式設備,可布置為全地埋式,半埋式,地上式三種,本工程的布置形式主體為地埋式;設備的運行方式為全自動運行、免維護操作管理;出水達標排放。
二、設計及驗收標準
2.1 設計原則
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要求,確保各項出水指標達到國家有關標準。本著切合實際,技術*,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原則,積極采用經過實踐考驗的*成熟的新工藝技術,提高技術含量,完善節能措施。選用國內外*、可靠、高效、成熟的設備,性能穩定可靠的控制系統,采用自控或手控兩種方式,同時考慮各種應急措施及在事故突發狀態下的各類自動保護裝置。污水處理主體設施采用鋼結構,力求占地面積小,工程投資省,運行能耗低,處理效果好。盡量采用*的控制技術,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使廢水處理工程易操作,易管理,易維護。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設計充分考慮污水處理系統配套的減振,降噪,除臭措施,從而防止對環境的二次污染,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后后,交當地環保部門集中處理。
三、工藝系統描述
3.1 工藝流程
l 污水處理流程污泥回流硝化液回流生活 污水鼓風機 二氧化氯
3.2 工藝系統說明
3.2.1 系統工藝描述:
生活污水自流入格柵池,以固定格柵攔截大顆粒固體及漂浮物,出水進入調節池,經均衡勻質后進入厭氧池,厭氧池可起到對水質進行預殺菌及降低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改善廢水可生化性,可高效分解常規處理中不易于降解的高分子特殊成份,并進行釋放磷的釋放,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厭氧池出水至缺氧池,缺氧池的要功能是脫氮,硝態氮被轉化為氮氣。缺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進一步生化處理,硝化和吸收磷等反應都在好氧池內進行,在充氧曝氣和生物膜的作用下將有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好氧池出水部分回流至厭氧池,好氧池出水自流進入經沉淀池,經沉淀池泥水分離后,沉淀池上清液進入消毒水池,經二消毒后達標排放。沉淀池底部污泥經排泥泵回流至厭氧池,保證污水處理系統污泥不流失,剩余污泥定期排至調節池進行厭氧硝化處理。
3.2.2 污水工藝原理:
生物接觸氧化是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工藝中的多級生物系統。其工藝原理在 A 級,由于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300 噸生活污水處理方案解成 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電子供體,將 NO2、NO3-N 轉化成 N2,而且利用部分有機碳與 NH3-N 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 A 級池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營養污染。在 O 級,由于有機物得到進一步的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 O 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氧化池,池中主要存在好氧生物及臭氧型細菌(硝化菌)和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 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 NH3-N 轉化成 NO2-N、NO3-N。0 級活性污泥 30~50%回流到 A 級池,為 A 級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污水后再經沉淀、消毒后達標排放。
3.2.3 本工藝系統特點
1)工藝成熟、穩定可靠,操作維修極為方便。
2)運行周期靈活可變,耐沖擊負荷性能強。
3)能實現同時硝化、反硝化以及去除污水中 CODcr,并能實現過度生物氧化,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4)調節池設置事故旁通,以供緊急,特殊情況下使用。
5)通過對沉淀池表面負荷,有效水深,滑泥斗傾角等設計參數合理選擇,從而提高了固液分離的效果。
6)噪聲源主要來自機電設備,風機采用羅茨鼓風機,并采取有效的消聲、隔音、減振等措施,噪聲能控制在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二類標準(白天≤60dB夜間≤50dB)。
7)整套系統實行全自動免維護控制,節省人員費用。
8)本套系統采用機電設備較少,優點:投資少,故障少,減少維修量。系統采用自流型式進水,節約能耗。
3.2.4 系統設備詳細說明
本工藝采用較為成熟、可靠的“A2/O”生化處理的工藝,使其能穩定達到中
水排放標準。具體說明如下:
l 格柵井 格柵井內設置固定格柵,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軟性纖維物及大顆粒雜質,以防300 噸生活污水處理方案堵塞水泵、閥門、管道,確保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格柵殘渣人工定期清理,一般每周 2-3 次。
污水經格柵處理后進入調節池。
l 調節池 由于生活污水的水量在不同時間段的排水量波動很大,為使后續處理構物不受廢水高峰流量的沖擊,需設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使生活污水的各項指標在很小的范圍之間波動,利于后續處理。
l A 級原理說明 段厭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進入的從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為釋放磷,使污水中 P 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微生物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 BOD 濃度下降;另外,NH3-N 因細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 NH3-N濃度下降,但 NO3-N 含量沒有變化。
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N 和 NO2-N 還原為 N2釋放 至空氣,因此 BOD5濃度下降,NO3-N 濃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變化很小。為了增強 A 池的作用,在池內裝設了生物填料,填料上有豐富的水解細菌,該填料孔徑可變性大,不堵塞;與軟性填料相比,材質壽命長,不粘連結團;與半軟填料相比,比表面積大、掛膜迅速。l 0 級原理說明 O 級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去除有機物的主體工藝,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與傳統的工藝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A、有機負荷高,單位體積去除有機物的能力是生化法中高的,它的容積負荷可高達 2-3KgBOD/m3.d,是常規活性污泥法的 5 倍,R 法、氧化溝法的 3 倍,因此,占地面積是生化法中少的。
B、不產生污泥膨脹,由于實行污泥回流,因此,不存在污泥的過量繁殖導致反應池缺氧、出水水質惡化的危險。
C、耐沖擊性能好,接觸氧化的微生物細菌生長在填料上,當受到高負荷沖擊后,一般只有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受損害,內部的生物細菌能很快得到300 噸生活污水處理方案恢復。
D、管理方便,由于以上優點,使得接觸氧化法能實行簡單的無人控制而不影響水質,可以減少操作人員,降低運行成本。
E、用電省,接觸氧化法由于內部裝設了填料,填料對空氣具有二次切割作用,因此空氣中氧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能有效降低動力消耗。由于具有以上優點,作為目前生活污水處理流行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池州化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