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行業概述
2010年全國污水排放總量610萬噸,同比增長3.4%,自“十一五”以來,我國污水排放總量增速放緩,由“十五”期間的8%左右降到2010年的3%左右。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在“十一五”時期獲得*提升,近兩年又持續保持增速。截至2011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3135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36億立方米/日。全國正在建設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達1360個,總設計能力約2900萬立方米/日。
從城市化程度方面來看,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已經進入了*的加速發展時期,2010年,中國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預計2020年,城市化發展將達到58%左右。通過對城市用水和建設用地保障程度變化機理與規律的分析發現,過去30年全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用水17億立方米,其中需增城市生活用水9.4億立方米,需增城市工業用水7.6億立方米,隨著城市化程度加快,用水量增加,同時排水量增長,污水處理需求也隨之加大,再生水的利用也成為緩解水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
截至2011年底,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4萬億立方米,約占水資源總量的7%,居*六位。但由于我國人口占世界比重的20%,人均水資源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88位,被列為世界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我國66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個,其中嚴重缺水城市 114個。即便在多水的長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個,缺水縣城155個。其中不少缺水城市為水質型缺水城市。我國缺水城市數量的增幅大致與城市化進程保持*。
許多發達國家的用水理念是盡量減少潔凈水的使用,減少污水的排放,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再生水利用的歷史也比較久遠,早在19世紀,倫敦、波士頓、巴黎等城市就有關于合法使用再生水的法案出臺。隨著污水再生利用技術的不斷提高,再生水在工業、農業、市政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另外,再生水作為一種重要的水資源在世界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例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國都開始利用再生水,其中用于農業灌溉的比例大。再生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相比,其成本低,也助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無論是從技術、經濟還是途徑方面來看都是緩解水危機的方式之一。
本報告利用前瞻*對污水處理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從當前污水處理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出發,以污水處理行業的產銷狀況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的分析了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當前的市場容量、市場規模、發展速度和競爭態勢。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的生產與發展;污水處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污水處理行業的競爭格局、競爭趨勢;污水處理主要細分產品市場發展狀況;污水處理市場的*企業經營狀況;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前景預測;同時,通過全行業每五年全面詳實的一手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從而在競爭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