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垃圾滲濾液就是垃圾產生的廢水,這些廢水來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降雨或降雪導致大量的水分散布于地表,部分降水匯集在垃圾填埋場內,產生大量垃圾滲濾液。其次,生活垃圾本身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堆存過程中,水分會不斷聚集和滲透,產生垃圾滲濾液。再次,垃圾填埋場內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質會發生分解反應,這個過程也會產生水分;生活垃圾填埋后會發生降解,產生一定的縫隙,導致地下水不斷滲透到垃圾內,同樣也會產生垃圾滲濾液。
垃圾滲濾液作為一種成分復雜且污染性強的有機廢水,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征和處理難點,具體介紹如下:
1、垃圾滲濾液的水質在早期和后期變化較大。水質變化幅度較大的,不僅表現為同一年不同季節水質差異較大,濃度變化幅度可達數倍之多,而且水質特征隨填埋年限的增加而不斷變化,如垃圾滲濾液的碳氮比、可生化性隨填埋年數的增加而下降。填埋初期氨氮濃度普遍較低,用生物脫氮法可以去除滲濾液中的氨氮,但隨著填埋年限的延長,氨氮濃度不斷升高,COD不斷降低,生物脫氮方式效果不明顯。
2、有機物質含量高。其中CODcr和BOD5在垃圾滲濾液中較大濃度可達數萬毫克/升,與城市污水相比濃度非常高。垃圾滲濾液濃度以酸性發酵為主,pH值略低于7,COD占低分子脂肪酸總COD的80%以上,BOD5與COD的比值為0.5~0.6,隨著填埋填埋年代的延長,二者的比值逐漸降低。
3、氨氮含量高。我國大多數填埋場是厭氧填埋,堆體厭氧環境導致垃圾滲濾液中氨氮濃度非常高,且隨填埋期的延長,甚至可達1000~3000mg/l。在生物處理系統中,為了避免氨氮或其氧化衍生物對微生物的毒害,需要使用較長的停留時間。
4、營養成分的比例失調。普通垃圾滲濾液的BOD5/TP大多大于300,與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磷元素有很大差異,因此污水處理中磷元素不足,需要補充。而老年填埋場滲濾液的BOD5/NH3-N含量卻往往小于1,采用生物法處理時,需進行碳源補充。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逐步加強,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不斷進步和完善。垃圾滲濾液具有嚴重的污染性,實現垃圾滲濾液資源化利用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萊特萊德經多年實踐并根據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點,采用雙級DTRO全膜系統對滲濾液進行深度處理,其中DTRO膜是專門用來處理高難度廢水的膜元件,可耐高壓、耐污染、耐高TDS、耐高COD。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對高濁度、高SDI值、高鹽分、高COD垃圾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具有運行成本低、出水能耗低、出水水質穩定、抗沖擊能力強等優勢。系統回收率可達90%,可根據垃圾滲濾液實際水質情況和日處理量情況增加膜數量,整個系統產生濃水量較少。處理后出水可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標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