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噸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哪家好
使用污水處理設備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設備操作人員在操作前要進行設備結構、性能、技術規范、維護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的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做到三懂(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維護、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2、所有設備都要制定操作規程,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設備,其操作規程要制定詳細、清楚。
3、主要生產設備要填寫設備運行記錄,兩班以上連續運轉的設備,規定交接班的時間、方式和內容,填寫交接班記錄,保存備查。
4、嚴禁設備超負荷運轉。
5、按照設備周期切換表,定期切換設備。
污水調節池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的沉淀池及時排泥是沉淀池運行管理中極為重要的工作。有絕大部分為有機物,如不及時排泥,就會產生厭氧發酵,致使污泥上浮,不僅破壞了沉淀池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出水質惡化,如出水中溶解性BOD值上升;pH值下降等。初次沉淀的池排泥周期一般不宜超過2日,二次沉淀池排泥周期一般不宜超過2小時,當排泥不*時應停池、放空,采用人工沖洗的方法清泥。機械排泥的沉淀池要加強排泥設備的維護管理,一旦機械排泥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修理,以避免池底積泥過度,影響出水水質。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因*疫情的影響,從供水、排污等生活中的個方面都加大了消毒的力度,這些消毒劑很多通過市政管網流入了污水處理廠,導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消毒劑的量大增,而這些消毒劑的主要使用的是氯系消毒劑,從指標上顯示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余氯升高!
1、余氯對活性污泥的影響
1)余氯的殺菌作用
氯系消毒劑的殺菌原理是水解形成游離的次氯酸單體(這就是咱們說的余氯:氯以單質或次氯酸鹽形式投如水體后 , 經水解生成游離性有效氯 , 包括含lv氣、次氯酸和次氯酸鹽離子等形式 , 總稱余氯。),不帶電荷的次氯酸單體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菌體內,與細菌體內的蛋白類物質、核酸發生氧化反應,使細菌代謝謝失調而殺死細菌。次氯酸鹽的濃度越高,殺菌能力越強。
2)余氯對活性污泥的量
根據王永輝[1]的研究證明:在pH接近中性條件下, 主要以次氯酸和次氯酸鹽離子存在, 如圖所示:
1.jpg
當余氯劑量從0.1mg/L逐漸增加到 3.0mg/L, 廢水pH值控制在7.5左右 , 余氯劑量達到1.0 mg/L 時 ,COD與BOD去除率開始下降;當毒劑量達到1.5mg/L時 , 原生動物的數量和形態沒有顯著的變化 , COD和BOD去除率分別降至39%和69% ; 毒劑量超過2.5mg/L時 , COD去除率降至30%以下 , 活性污泥絮凝體出現解體,原生動物大量死亡 。
不過此研究中的余氯值是以傳統活性污泥法為對象的,對于存在脫氮要求的污水處理廠,不能簡單的認為進水余氯量1.0mg/L對系統就是有影響的,如果加上內回流(一般控制r=200以上)的作用,筆者認為,對于有脫氮工藝的污水處理廠的進水余氯不大于2mg/L,是可以承受的!在污托邦技術交流群中有位小伙伴的進水余氯超到了2mg/L以上,反硝化才出現異常可以做為一個佐證!
2、如何應對進水余氯
不過通過污托邦技術群的小伙伴們的描述,余氯升高于0.5mg/L時對反硝化開始影響,需要補充碳源來維持,導致成本升高!所以急需應對余氯的預處理措施:
1)預曝氣
向進水中預曝氣可以去除部分余氯,原理就是氣體分壓定律(亨利定律),在水中次氯酸鈉鹽有個動態平衡(公式就不寫了,大家想象一下)可以游離出部分lv氣,這就是為什么自來水中會聞到消毒劑味道的原因,而預曝氣可以通過氣體分壓吹脫出lv氣,導致了次氯酸的繼續分解!
預曝氣的措施適合調節池用曝氣攪拌或者有曝氣沉渣池工藝的污水廠!
2)投加活性炭
活性炭去除余氯,其和投加還原性物質原理一樣,因為活性炭的表面有不飽和基團,有還原性,通過不飽和基團與余氯的氧化還原作用起到去除余氯的作用!
但是因為進水中SS較多容易堵塞活性炭毛細孔,無法發揮其全部的能力!
不過,疫期這么長,你有那么多儲備嗎?
3)投加還原性物質
投加還原性物質去除余氯,原理和活性炭一樣,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來去除余氯,對于還原性物質個人比較*的是亞鐵鹽,因為亞鐵鹽作為絮凝劑,在部分污水處理廠可能會有比較多的儲備!
有小伙伴提議加亞硫酸鈉,效果是沒問題,問題是你能買到嗎?價格能用的起嗎?
4)提高污泥濃度/提高內外回流
提高污泥濃度的原理是既然沒有那么多的防御,只能用肉身硬抗了,高的污泥濃度對進水沖擊有一定的抗擊性;提高內外回流(污泥回流及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可以稀釋部分余氯,讓高濃度的污泥去直接接觸進水余氯,減小后續污泥的壓力!
9噸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