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g次氯酸鈉發生器工作原理
次氯酸鈉發生器作為目前市面上應用范圍比較過的一種污水、自來水處理消毒殺菌設備,是一種非常高效、可靠、廣譜的殺菌消du藥劑制備機械,它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證,使用次氯酸鈉發生器制取次氯酸鈉溶液不僅高效而且方便,目前已經逐步代替了傳統的成品次氯酸鈉溶液投加方式,在目前很多醫院、工廠以及自來水處理中心廣泛使用。
次氯酸鈉發生器
次氯酸鈉發生器在工作過程中通過電解食鹽水產生次氯酸鈉溶液,而在這個過程中發生電解反應的電極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電極板作為次氯酸鈉發生器的主要零部件,它質量的好壞,決定了設備的電解效率和使用成本。因此用戶在選擇設備時要格外注意電極板的材質,那么次氯酸鈉發生器用什么樣的鈦陽極組呢?
次氯酸鈉是強氧化劑和消毒劑,它是通過取源于廣泛價廉的工食用鹽稀溶液,經無隔膜電解而發生的。為確保次氯酸鈉質地新鮮和有較高的活性。保證消毒效果,本裝置一邊發生,一邊將發生的次氯酸鈉投加使用。它與氯和氯的化合物相比,具有相同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鈉發生器的鈦陽極在國外,多用鉑、銥釕合金及鈦鍍鉑陽極。在國內,目前主要使用涂層鈦電極。鈦鍍鉑電極用于次氯酸鈉電槽時,過電位較高, 較短。IrO2涂層陽極耐久性*,過電位比鈦鍍鉑電極低0.2V,且析氯電流效率較高。
北極星環保網訊:水處理專業名詞,涉及化學水處理、循環水處理、污水處理等水處理領域,包括活性污泥法、反滲透、MBR膜法等。
化學水處理
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殼表面,暴露于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
2、地下水;是貯存于包氣帶(包氣帶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潛水面以上的地質介質)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殼巖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于地下水,水庫水等自然界中能見到的水源的水,未經過任何人工的凈化處理。
4、PH;表示溶液酸堿度的數值,pH=-lg[H+]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5、總堿度;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這類物質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
6,*堿度;就是用*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8.2~8.4)。
7、甲基橙堿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3.1~4.4)。
8、總酸度;酸度指水中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包括無機酸、有機酸、強酸弱堿鹽等。
9、總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離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總含量稱為水的總硬度。
10、暫時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這種硬度稱為碳酸鹽硬度,亦稱暫時硬度。
11、永jiu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鹽類物質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也不能去除,這種硬度稱為非碳酸鹽硬度,亦稱永jiu硬度。
12、溶解物;以簡單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劑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點幾到幾個納米,肉眼不可見,也無丁達爾現象.用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
13、膠體;若干分子或離子結合在一起的粒子團,大小通常在幾十納米至幾十微米,肉眼不可見,但會發生丁達爾現象.小的膠體粒子無法用光學顯微鏡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懸浮物;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結合而成的肉眼可見的小顆粒,大小通常在幾十微米以上.用光學顯微鏡可以清楚看到.懸浮物顆粒較長時間靜置可以沉淀。
15、總含鹽量;水中離子總量稱為總含鹽量。由水質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量相加而得,單位用mg/L(過去也用PPM)表示。
16、濁度;也稱渾濁度。從技術的意義講,濁度是用來反映水中懸浮物含量的一個水質替代參數。水中主要的懸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以1L蒸餾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作為標準濁度的單位,表示為1PPm。
17、總溶解固體;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
18、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在水溫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電阻值R大小與電極的垂直截面積F成反比,與電極之間的距離L成正比。
19、電導;水的導電能力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度S(或稱電導)。
20、電導率;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凈度。
21、電阻率;水的電阻率是指某一溫度下,邊長為1CM立方體水的相對兩側面間的電阻,其單位為歐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純水水質的參數。
22、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23、脫鹽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于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00000Ω.cm,含鹽量為1.5mg/L。
24、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0.1μs/cm,電阻率1.0--1000000Ω.cm。含鹽量<1mg/l。
25、超純水;是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去除,同時不離解的氣體、膠體以及有機物質(包括細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O.1—0.055μs/cm,電阻率(25℃)>10×1000000Ω.cm,含鹽量<0.1mg/l。理想純水(理論上)電導率為0.05μs/cm,電阻率(25℃)為18.3×1000000μs/cm。
26、除氧水;也稱脫氧水,脫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于鍋爐用水。
27、離子交換;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可交換基團與溶液中各種離子間的離子交換能力的不同來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
200g次氯酸鈉發生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