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互感器(通常簡稱CT或TA)是電力系統中常用的測量元件之一。廣泛應用于400V以下的低壓電力系統到10kV、35kV、110kV、220kV甚至750kV的特高壓電力系統。它可靠隔離高壓,將一次回路的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的設備之一,提供繼電保護和二次儀表測量所需的安全等級標準的小電流。其重要性不亞于電力變壓器、高壓斷路器、避雷器、電壓互感器等電力系統部件。
次級電流通常有1A和5A兩種規格。一次電流范圍從通常的100A到5000A,可達幾萬A。一般400V以內低壓系統常用的電流互感器的一次電流不超過3000A。
運行時嚴禁將電流互感器二次側開路,必須可靠接地。
電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也稱勵磁特性)是電流互感器最重要的交接試驗之一,其變比、角度差、10%誤差試驗、初級和次級繞組直流電阻與電流變壓器、工頻耐壓試驗等項目也被列為國家標準要求的必要試驗項目。
電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是指變壓器二次繞組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試驗時,次級繞組加交流電壓,初級繞組開路,電壓由小到大調整,記錄各施加電壓對應的電流值,并繪制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以電壓為縱坐標,電流為橫坐標,各點形成的曲線稱為伏安特性曲線(樣條法或擬合法)。試驗過程中,電壓從零逐漸升高到點,以電流為基準,讀取電壓值直至達到額定電流。
電流互感器勵磁特性試驗的目的如下:
1、檢測電流互感器鐵芯的磁性能:飽和點,飽和點前的BH線性度,也可檢測磁滯回線;測量時,需要測量變壓器勵磁電壓和電流的對應關系,以及飽和點(拐點)處的電壓和電流值。
2、伏安特性是檢測CT飽和點的測試。對于繼電保護專用CT,在電網短路故障狀態下工作在高限流狀態時,其線性輸出要求較高,要求盡可能延時。飽和; 測量繞組或計量繞組在大電流情況下無需考慮工作條件,只需在額定電流范圍附近(額定電流的1.2倍以內),輸出精度即可滿足需要.
3、由于電流互感器鐵心具有逐漸飽和的特性,當短路電流通過初級側時,電流互感器鐵心趨于飽和,勵磁電流急劇上升,占初級電流中的勵磁電流大大增加。, 使比值差逐漸向負值移動并迅速增大。用作繼電保護的電流互感器應保證外控制回路在幾倍于額定電流的短路電流下能可靠運行。
4、測量電流互感器勵磁特性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利用該特性計算出10%的誤差曲線,可以檢查用于繼電保護的電流互感器的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從勵磁特性曲線 繞組匝間是否短路。
電流互感器10%誤差曲線是指變比誤差為10%時一次電流倍數與二次負載的關系曲線。10%誤差曲線功能主要用于選擇繼電保護的電流互感器,或根據給定的電流互感器選擇二次電纜的截面積。
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電流互感器的勵磁電流分量很小,比值差也很小。但是當系統發生短路故障時,初級電流很大,鐵芯飽和,電流互感器的誤差會超過次級繞組校準的精度等級允許的值,繼電保護裝置此時需要正確操作。. 因此,對繼電保護專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提出了允許誤差值的要求。當變壓器一次電流等于系統短路電流的計算值時,比例差不超過10%(角度差一般不超過7度左右)。當誤差曲線在10%以下時,可以保證角度差小于7度。為滿足這些要求,在電流互感器使用前,按照國家GB50150-2016標準的要求,對電流互感器進行“10%誤差曲線”試驗,以確定其能否投入運行。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采用伏安特性法,先測量電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曲線,然后畫出電流互感器的“10%誤差曲線”;同時,通過測量電壓-電流互感器的安培特性曲線,還可以檢查二次線圈匝間是否短路。
電流互感器的變比誤差不僅與互感器本身的特性有關,還與互感器的二次負載阻抗有關。制造商一般為電流互感器提供10%誤差曲線下允許的二次負載阻抗。當我們知道 M10(短路電流)時,從 10% 誤差曲線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允許的負載阻抗。如果大于等于實際負載阻抗,則誤差滿足要求!否則,嘗試降低實際負載阻抗,直到滿足要求。
知道實際負載阻抗后,可在曲線上計算出允許的M10(短路電流),并與流過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的短路電流的計算值進行比較。如果小于或等于實際負載阻抗,則誤差滿足要求,否則,嘗試降低實際負載阻抗,直到滿足要求。
華天電力專業生產電流互感器測試儀(又稱電流互感器現場校驗儀),從事電測行業多年,旗下產品品質,歡迎廣大客戶前來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