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
閱讀:634 發布時間:2019-10-29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主要舉措是將各礦區的化糞池出水收集至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裝置,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的去除,有效地降低了BOD5、CODc、NHA-N、P等水質污染指標的濃度。處理裝置的出水水質符合國家環保部門制訂的排放標準。
裝置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到現場安裝的快捷,日常運行管理的簡便及冬季防凍等因素。
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的處理工藝為A/O法,裝置分為缺氧區、曝氣區、沉淀區和風機室4個單元。為保證缺氧區的活性污泥與污水的有效接觸和較好的脫氮效果,曝氣區向缺氧區的混合液的內循環回流比取300%。沉淀區的沉淀污泥向曝氣區回流的回流比取50%。
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在城市污水管網“鞭長莫及”的地區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居民住宅區、學校、工廠、賓館、旅游風景區等已建成大量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高濃度污水經過處理后可達標排放。這種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淺埋地下,利用“厭氧-好氧”生物技術和水位差處理生活污水,使用壽命高達50年以上,造價只比相同容積的化糞池略高。而且產生的污泥只需每3年清淘一次。地埋式污水處埋裝置通常有:地埋式有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和地埋式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