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F-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結構緊湊,操作簡單,有效解決了現有的各種廢水處理設備無法對廢水進行*凈化以及大型一體化廢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大的問題,提高了廢水的凈化程度,節省了大量空間,且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以輕松計算廢水的凈化率,用以直觀地體現廢水凈化的效果。
WSZ-F-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該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罐體,罐體的下端規則設有若干支撐腿,罐體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好氧箱、沉降箱、吸附箱、消毒箱、滲透箱以及清水箱,好氧箱與沉降箱之間、沉降箱與吸附箱之間、吸附箱與消毒箱之間、消毒箱與滲透箱以及滲透箱與清水箱之間均設有中傳水管,中傳水管上設有閥門,罐體的下端中間設有出水管。本發明結構緊湊,操作簡單,有效解決了現有的各種廢水處理設備無法對廢水進行*凈化以及大型一體化廢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大的問題,提高了廢水的凈化程度,節省了大量空間,且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以輕松計算廢水的凈化率,用以直觀地體現廢水凈化的效果。

WSZ-F-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
通常情況下在我們處理含有污水的過程中,其工藝流程為先對含油污水進行第次的油水分離,之后再通過混凝或是上浮的方法進一步將油水分離開來,此時我們應定量的投加PAM和PAC,保證絮化反應和混凝反應的充分發生,這種工藝流程能夠避免油品堵塞處理裝置的情況出現,同時每一個裝置的除油性能也能夠發揮*。在含油污水進入到高效組合氣浮時,大量的SS和油就已經被除去了,這時我們應先對水質進行測量,如果水質還是不符合標準的,那么我們應采用活性炭過濾罐或是石英砂過濾罐對其進行過濾,確保其符合質量標準后方可排放。我們所進行的第次油水分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減少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如果是凝固點高并且粒度大的含油污水,那么處理時應有保溫和加熱的設備,如果是油水比重差較小的含油污水,就應采用過濾裝置。在選擇處理裝置的材料時,我們應充分的考慮溫度這一參數。而在高效組合氣浮浮渣排放到污泥儲池時,由氣動隔膜泵打到廂式壓濾機壓濾脫水,后將其外運處理。

維護和保養
1、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養制度,每班都應詳細填寫好運行記錄,對于出現的情況記錄在冊,以便于維修;
2、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螺栓連接情況,防止出現松動;
3、經常檢查水泵、風機的轉動軸承是否有過熱現象,檢查潤滑油位和潤滑油質量,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4、定期檢查填料的張緊狀況,發現脫落和松弛應及時補充和校正;
5、檢查曝氣管道布氣均勻狀況,發現有大氣泡或局部曝氣死角應及時查找原因并排除,保證各部位曝氣正常;
6、在消毒劑投加時,應保證藥劑用量和剩余量,必要時可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投加量,及時補充藥劑,確保出水水質合格;
7、水泵、風機每運行5千—8千小時應進行一次檢查保養;
8、如果設備短期內部運行,可以采用風機間隙曝氣,以保證微生物部死亡,方便下次運行開始時不必再重新培養微生物;
設計參數
(1)一級AR模塊(反應池)
設計AR模塊兩座,每座反應池處理量為2500m3/d,單座尺寸為3.0m×3.0m×3.0m,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12min,導流筒直徑Ф800mm,提升攪拌機2臺,功率N=1.5kW,葉輪直徑D=700mm,其主要功能為利用納米復合吸附劑對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去除。
(2)二級AR模塊(反應池)
設計AR模塊采用兩座,每座反應池處理量為2500m3/d,單座尺寸為2.5m×3.0m×3.0m,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8min;導流筒直徑Ф800mm;提升攪拌機2臺,功率N=1.1kW,葉輪直徑D=700mm。其主要功能為利用納米復合材料混合絮凝反應對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去除。
(3)CFC模塊(側向流高效沉淀池)
設計CFC模塊標準件采用兩座,每座處理水量為2500m3/d,單座外形尺寸為5.5m×3.0m×3.0m,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15min,人字形斜板間距60mm,水平流速為20 m/h,斜板有效長度L=5m。其主要功能為對出水中的納米復合吸附劑進行高效沉淀。
(4)MDF模塊(多功能深床濾池)
設計MDF模塊標準件采用兩座,每座處理水量為2500m3/d,單座外形尺寸為5.2m×3.0m×3.0m,水力負荷為7.0m/h,設計停留時間為20min;濾料厚度為1.3m,石英砂級配濾料粒徑為0.8-2.0mm;墊層厚度0.3m, 卵石墊層粒徑2-32mm;多功能濾管L=2900mm,共有30m2。其主要功能為對出水中的雜質物質進行截留,保證出水效果。
技術方案
預處理:生活污水經管網集中收集后進入格柵渠,格柵渠內設置機械格柵,對水中的樹枝、雜物等大顆粒雜物進行攔截,預處理后的水進入調節池,對水質水量進行調節;
水解酸化:調節池出水經提升泵提升進入水解酸化池進行酸化處理,水通過提升泵進入水解酸化區底部,由布水系統,將水均勻排出,水由下向上累積,通過管道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底部;
生物接觸氧化: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于填料表面,部分則是以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外置風機將空氣通過布氣系統,由接觸氧化池底部往上曝氣,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性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二次沉淀:生物接觸氧化凈化后的污水通過堰板和管道,進去二次沉淀池的中心筒,水通過中心筒的擋水板使水緩慢沉降,使水中的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接觸氧化池出水中所含有的固體懸浮物質;
活性砂濾:二次沉淀池中澄清的水進入活性砂濾裝置進一步去除水中的COD、BO、SS及色度,活性砂濾反沖洗出水回流進入調節池,清水進入外置式超濾工藝,達標的污水可直接排入河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