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t/h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結構為箱體,所述箱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生物膜水解酸化池、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好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生物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下部的回流管通過回流管線與回流泵和生物膜水解酸化池連接;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設有斜管沉淀模塊;所述生物絮凝池底部設有排泥管
0.5t/h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一體式密閉的罐體,罐體內通過隔板分隔出一一相通的集水區、厭氧區、好氧區、沉淀區和清水區,集水區前端設有延伸至集水區內的進水管,清水區末端設有延伸至清水區底部上方的出水管,沉淀區內通過隔板分隔出分離污泥和水的空間,該空間內設有延伸至下斜隔板底部上方的豎直筒,豎直筒內污水面下設有輸氣管,輸氣管另一端與罐體外的為曝氣管輸氣的輸氣泵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利用輸氣泵為曝氣管輸氣后仍有充足的氣壓,向豎直筒內輸氣,使筒內形成引射流,使污泥回流,達到了節約能源容易維護的效果。

0.5t/h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技術方案為:
一體化裝置,主要結構為箱體,所述箱體包括順次連接的生物膜水解酸化池、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好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生物絮凝池及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下部的回流管通過回流管線與回流泵和生物膜水解酸化池連接;所述斜管沉淀池上部設有斜管沉淀模塊;所述生物絮凝池底部設有排泥管;待處理的生活污水通過箱體上設置的進水管通過進水泵的作用,由布水管進入生物膜水解酸化池;在生物膜水解酸化池內,設有由剩余污泥形成的污泥床和由固定纖維填料模塊所形成的生物膜污泥床;在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左側下部和右側上部分別設置兩臺潛水攪拌器,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內具有懸浮填料;好氧移動生物膜反應池底部設置的曝氣圓盤通過空氣管與風機連接;斜管沉淀池出水由出水槽收集后經出水管流出。

所述箱體包含獨立設置的設備間,設備間內部設置風機、回流泵和PLC電控柜;設備間內的PLC控制柜與鼓風機、回流泵和攪拌器連接。
生物膜水解酸化池的中部設置填充比為30~40%的固定纖維填料模塊。
生物膜水解酸化池的固定纖維填料填充比為35%。
好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及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中均投加填充比為30-60%的懸浮填料。
好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及缺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池的懸浮填料填充比為35~55%。
箱體采用耐腐蝕材料制成。
耐腐蝕材料為不銹鋼或碳鋼防腐材料。
適用范圍:
要求的進水水質為:BOD≤500mg/l CODcr≤1500mg/l T-N≤60mg/l SS≤400mg/l,污水經處理后達到《惠州市中水水質標準》中的要求,主要指標為:色度≤40度 COD≤50ppm、BOD≤10ppm、SS≤10ppm 、PH≤6.5~9、LAS≤1ppm
總大腸菌群≤3個、細菌總數≤100個/L、游離余氯≥0.2ppm,并且出水無不快感覺。
特 點:
出水代謝物含量極低,水質穩定優良,遠遠高于國家生活雜用水標準,適宜于回用。
剩余污泥少,排泥周期長,污泥無需處理。
運行費用低,每噸水運行電耗為0.38~0.80kW.H。
運行管理簡單,易于實現自動化
結構簡單、安裝簡易、占地少、易于運輸。
與附屬設施有機結合,易于實現系統的自檢、自修、以及遠程控制、具有高可靠性、無需專人維護管理。
設備采用全鋼結構,制作精密,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延長關鍵設備的壽命。
反滲透系統運行方案
1運行方案調整
按照以往系統的運行經驗,是連續使用固定的幾套反滲透系統,而其余反滲透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但是,這種運行模式會加速備用反滲透系統內滋生微生物并進而導致系統污堵的幾率和風險。雖然可以通過定期對反滲透系統進行低壓沖洗來減緩這種趨勢,但利用低壓沖洗即浪費寶貴的淡水資源也不能保證處于系統末端的二段膜元件表面能夠被*沖洗干凈。
因此,首先從生產運行方案入手,安排所有備用反滲透系統多三天切換運行一次,并定時安排倒換運行反滲透,保證所有反滲透系統隨時處于熱備用狀態。同時,根據溫度升高反滲透系統產水通量升高,運行壓力降低的理論,在滿足反滲透給水溫度上限的要求下,盡量提高反滲透系統給水溫度,降低膜元件過流阻力,減少給水泵能耗,提高系統回收率。
2預處理藥劑調整
一套除鹽水裝置擁有較為完善的來水預處理系統,包括纖維球過濾器、雙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和保安過濾器等,對來水水質突變和沖擊負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但是,預處理系統運行過程中需要投加一定量的高分子有機絮凝劑和殺菌劑,以保證反滲透給水各項指標滿足運行要求。但此類藥劑的過量或不適當投加會影響反滲透系統正常運行,甚至會造成系統有機物污堵及微生物污染,不利于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用途: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適宜住宅小區、醫院療養院、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機關、學校、 水產加工廠、牲蓄加工廠、乳品加工廠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如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化工等行業的有機污水處理,主要目的是將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后達到回用水質要求,使廢水處理后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