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t/h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10t/h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裝置其結構簡單緊湊、占地面積小,其通過設置磁化處理室,采用磁性分離方式,能夠縮短污水處理時間、提高污水處理效率;通過設置厭氧處理室及好氧處理室,使污水交替經過缺氧及好氧的環境,進一步強化對污水中污染物質尤其是含C、N物質的去除;通過設置膜處理室,進一步有效去除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屬雜質及化學污染中的有機物。

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待處理的污水由所述進水管流入系統中,在污水流入過程中通過所述藥劑投放孔向所述進水管內投加磁種及絮凝劑,污水與磁種及絮凝劑經所述管道混合器混合后形成具有磁性的微絮體然后流入到所述磁化處理室中;
步驟2、污水進入到所述磁化處理室中后,首先通過配水板的作用從水平流向變為向下的流向,然后再通過所述柵格網流出,在此過程中,污水中的毛發由所述柵格網進行攔截;
步驟3、污水從所述柵格網流出后,在所述磁性分離板的作用下,帶有磁性的微絮體沉降依附于所述磁性分離板上,實現污水的初步去除雜質;
步驟4、經所述磁化處理室處理過的污水依次流過所述厭氧處理室及所述好氧處理室,在所述組合雙環式填料及所述彈性填料的作用下,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雜質,并且經過厭氧環境及好氧環境的連續交替處理,實現污水中含N污染物的去除;
步驟5、經所述好氧處理室處理過的污水流入到所述膜處理室中,經過濾膜的作用,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有害重金屬雜質,并且去除化學污染中的有機物;后,經所述膜處理室處理過的水經由所述出水管流出。

工藝過程:
第1步,生活污水經過格柵和旋流沉砂池去除其中的懸浮物、顆粒物和漂浮物,然后泵入均質配水池中,同時向均質配水池中加入營養物質,通過營養物質可以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繁殖;
第二步,均質配水池中的污水自流進入生物轉床中,生物轉床中轉盤上附著的富含枯草芽孢桿菌的活性污泥微生物與污水進行充分混合;
第三步,生物轉床處理后的污水流入生化池中,生化池中設置有曝氣裝置;
第四步,第三步中生化池的出水流入二沉池,在二沉池內泥水進行分離,再經過高密度沉淀池沉淀后,經過纖維轉盤的過濾,出水經紫外線消毒處理達標后通過巴氏計量槽排放。
進一步地,生物轉床DO小于0.5mg/L,生物轉床中的轉盤轉速為2.5-5r/min,生物轉床中轉盤40%浸沒在污水中。
混凝法主要有4種作用機理:①雙電層壓縮。在廢水中加入鹽類電解質,壓縮雙電層,使得分子間的靜電排斥作用減少,兩膠體間距縮短,吸引力增大。當加入的藥劑量達到一定數值時,微粒的動能就能超過靜電斥能,使得離子在碰撞時就會發生凝聚、沉降哺]。②化學一架橋作用?;瘜W一架橋作用是指混凝劑中的粒子與膠體粒子通過相互橋連作用發生碰撞時,形成膠粒一聚合物一膠粒式的化學架橋,這樣就形成了絮凝體。③吸附一電中和。吸附電中和是膠粒表面電荷對異價粒子的吸附作用使其脫穩,從而發生絮凝作用。④網捕或卷掃式。當金屬氧化物或金屬鹽作為絮凝劑時,隨著加入量的增加形成沉淀,這些沉淀對水中污染物進行網捕、卷掃從而混凝沉降。在實際應用中,這4種機理一般會同時使用,只是不同水質使用的機理有主次之分。
混凝劑用于處理化工廢水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現已成為工業廢水處理的重要環節?;炷齽┯糜谌コ龔U水中的固體、膠體顆粒物,降低廢水色度等指標,也對重金屬離子及微生物有一定的消除作用。混凝劑可以自成水質預處理系統,也可以與其他處理系統組合,一起發揮去除水質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功效,為水質改善作出大的貢獻。
活性污泥處理廢水的過程中,微生物理活動的快慢,直接影響著污泥的活性,從而對處理效果產生影響,因此,首先要了解影響微生物理活動的因素。主要有pH值、水溫、營養物質、溶解氧和有毒物質等。
生物除臭的基本原理
生物處理臭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于水中的惡臭物質吸收于微生物自身體內,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使其降解的一種過程。被作用物終被微生物分解為無機酸,形成不利于敗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環境,并從根本上降解分解時產生惡臭氣體的物質。
微生物除臭可分為三個過程:
1.惡臭氣體的溶解過程,即由氣相轉移到液相;
2.水溶液中惡臭成分被微生物吸收,即溶于水中的臭氣通過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被微生物吸收,而不溶于水的臭氣先附著在微生物體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細胞外酶分解為可溶性物質,再滲入細胞;
3.進入微生物細胞的惡臭成分作為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污染物得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