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醫療污水處理設備采用常規的“A/O/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該處理工藝較為簡單,操作運行方便,日常費用低廉,出水穩定,主要設備為鋼結構,考慮到周邊環境和衛生問題,故該污水處理工程決定采用全埋地式結構,上部覆土,種植花木、草坪,進一步美化環境。
工藝確定
常規水處理工藝可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一般適用于水量較小(一般在5000T/D以下)、水質較為、濃度不是很高的低濃度污水水質,同時由于生物膜較快(一般夏天為7-10天,冬天為15-20天),調試好
后運行,可操作性較強。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水量較大,水質有一定的波動,中等濃度或高濃度水質,同時由于活性污泥時間較長(一般需要30天左右),運行中操作較繁,對操作人員有一定的要求。

特點:
一、出水水質好
由于采用膜分離技術,不必設立、過濾等其它固液分離設備。的固液分離將廢水中有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不需經三級處理即直接可回用,具有較高的水質安全性。
二、占地面積小
膜生物反應器生物處理單元內微生物維持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膜分離的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占地面積減少。同時膜生物反應器由于采用了膜組件方式,系統占地僅為傳統方法的一半。
三、節省運行成本
由于MBR的氧利用效率,和*的間歇性運行方式,大大減少了曝氣設備的運行時間和用電量,節省電耗。同時由于膜可濾除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可顯著節省加藥消毒所帶來的長期運行費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不需加入絮凝劑,減少運行成本。

污水排放標準
根據污染物的來源及性質,將污染物控制項目分為基本控制項目和選擇控制項目兩類。基本控制項目主要包括影響水環境和城鎮污水處理廠一般處理工藝可以去除的常規污染物,以及部分一類污染物,共19項。選擇控制項目包括對環境有較長期影響或毒性較大的污染物,共計43 項。
標準分級: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準值分為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一級標準分為A標準和B 標準。一類重金屬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1.一級標準的A 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 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準。
2.一級標準的B 標準:排入GB 3838地表水III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 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準;
.二級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 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準。
氧化溝技術特征
氧化溝工藝的技術與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機物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自身的*工藝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氧化溝可以將污水與污泥充分混合和并且推流。在一個長期的階段內呈現*污水與污泥充分混合的特征,而在短期呈現推流循環的特征,氧化溝這種首尾相接的封閉環形反應器中的水流特征有利于提高氧化能力與反應時間,實現充分反應。
二是氧化溝在溶解氧濃度梯度上區分明顯。由于曝氣設備的定位分區以及氧化溝的結構,使溝內沿水流方向存在明顯的溶解氧濃度梯度,使氧化溝內兼顧好氧區和缺氧區兩個區域,并能夠呈現出好氧區和缺氧區的交替變化的特點,在缺氧區可以在污泥中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將硝態氮還原為氮氣,在好氧區中可以進行有機物去除、硝化作用、聚磷菌吸磷等多項反應,從而實現了脫氮除磷。
三是氧化溝同時具備高能區和低能區兩個能量區。在裝置曝氣設備附近處呈現高能區,有利于氧與液體的充分混合以及氧氣的充分移動。同時,在高能區域低能區的交替與差異過程中,在環流的低能區,增加了污泥絮凝的機會,使污泥更好的呈現出懸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