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立方米每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為了保護環境,凈化家園,請使用污水處理設備。
該設備全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無污泥回流,操作簡單、維護方便,噪聲低,無異味,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您理想的選擇!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于54h經生物脫氮后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淀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堿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堿耗。
(3)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
(4)容積負荷高。由于硝化階段采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采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5)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通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推薦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循環)工藝流程使污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準。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原理
1、吸附作用
好氧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相互部結形成表面積較大的、濃度較高的生物膜可以大量吸附水中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使污染物濃度降低
2、攝取、分解作用
在向反應器內不斷通空氣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可以將吸附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攝人體內進行代謝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氧化床使農村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出水CODcr、BOD5去除率達到80%以上,可以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二級標準。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污染物去除率高,COD,BOD,SS,NH3-N,可達到*A排放標準。
(2)投資運行成本低,不產生污泥處理費用,也沒有膜污染。
(3)維護管理方便,可以做到無人值守。
(4)占地省,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不占地不破壞環境。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預處理部分
系統原水供給:本系統采用全自動控制,要求進入本系統的原水具有穩定的流量、壓力,其目的是防止進水波動對系統運行產生影響。
凝聚劑(PAC)加藥:該裝置的作用是為系統投加適量的凝聚劑;將原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膠體等凝聚成大顆粒的礬花;以便其在多介質過濾器中被有效地去除。
還原劑(NaHSO3)加藥裝置:投加還原劑NaHSO3,通過化學反應除去原水中的活性余氯,以延長活性炭的使用周期,保護反滲透膜元件。
加藥系統采用一箱兩泵組合式成套裝置,即設一只計量箱和兩臺加藥計量泵。計量箱、計量泵、管道、閥門、液位計及附件均組裝在一個整體底盤上,成套供應。
計量箱上分別裝有液位開關,當液位低時發出報警信號,提示運行人員補充藥品,并和計量泵連鎖。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沉淀池比較
(1)平流式池:構造簡單,沉淀效果較好,但占地面積較大,排泥存在的問題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均有采用;
(2)豎流式池:占地面積小,排泥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過大,施工困難,造價高,因此一般僅適用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使用;
(3)輻流式池:適宜于大型水處理廠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機械,運行效果較好,但要求較高的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
(4)斜流式池:主要適用于初沉池,在給水處理中應用較廣,沉淀效率高,停留時間短,占地少,缺點是容易滋生藻類等,排泥困難、易堵塞,維護不便。
(5)氣浮:氣浮法又稱為浮選法,它是在污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微小氣泡作為載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懸浮物等污染物黏附在氣泡上。利用氣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通過收集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達到分離雜質、凈化污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