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3/h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能夠將這些流程集中設計到一體內,包括前期物理處理所需設備:格柵池、隔油池等;以及后期生物處理方法的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清水消毒裝置等。
設備還能靈活運用多種先進處理工藝,包括A/O、A²/O、A/O+MBR膜、A/O+MBBR等工藝。能夠分別嚴格將SS、COD、BOD、氨氮、總磷等污水內指標控制在排放范圍以內。
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原理與核心目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實現“0排放”的核心在于將傳統污水處理中的“末端治理”轉變為“源頭控制、過程減排、末端資源化”的全鏈條管理模式。其技術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通過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并回收其中的水資源和有用物質,最終實現污水的無害化、資源化和“0排放”。
一體化污水處理分級
一體化污水處理分級主要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也稱為物理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污染物。這一階段通過簡單的沉淀、過濾或適當的曝氣來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懸浮態的污染物,調整pH值及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使用的方法包括篩濾法、重力沉淀法、浮選和預曝氣法等。一級處理后,BOD的去除率一般在30%左右,但處理后的水質仍達不到排放標準。
二級處理,主要通過生物處理法大幅度地去除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使廢水符合排放標準。這一階段常用的是生物處理法,能夠去除90%以上的有機污染物,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殖營養物,并含病毒和細菌。
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淀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這一階段進一步處理難降解有機物、氮、磷和其他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確保水質滿足更高的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
選擇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理由:
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有占地面積小、噪音低、無異味、受氣候影響小、管理方便、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2、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效率更高的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特點使得該系統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