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摘要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關鍵技術在于將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生物技術與微電解技術、污泥處理與水質凈化揉合于一體綜合處理裝置,使之具有工藝流程短、低能耗、智能化特點,為污染源連片綜合治理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緊湊、合理的處理裝置是該技術的一個亮點,智能化的運行模式是該技術的基礎,四位一體的處理工藝是該技術處理效果的保障,在土地相對緊張及廢水收集困難的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技術原理
高能粒子直接氧化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基于農村基層實際情況而研究開發的技術裝置,它具有智能化管理、運行成本低、免維護等特點。”該技術研發總體設計師、常州大學客座教授張毅說。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預氧化系統內安裝了高能粒子直接氧化反應器,在反應器內,利用高能粒子束轟擊水溶液,使水分子發生電離,產生新生態勢的氫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超氧負離子、過氧化氫,水體中的氯離子在電離作用下生成了次氯酸,這些氧化反應能力ji強的物質對水體中的污染物進行無選擇的強氧化反應和強氧化還原反應,使脂肪蛋白質等長鏈分子結構物質得以斷鏈,為生物降解提供良好的條件。
形成“生物原電池”
高效生物膜反應器是裝置的核心部分,反應器內裝填的生物載體比表面積是傳統的生物接觸氧化載體比表面積的幾十倍甚至更高,在巨大比表面積上“著床”的微生物個數也相應提高,致使生物量和水體接觸面積的增加,不僅提高了生物降解處理能力,縮短了處理時間,還使處理效果大大增大。
微生物著床的載體上還螯合了鐵離子,形成了“生物原電池”。即微生物在厭氧狀態下產生了氫氣和甲酸,對原電池提供燃料,形成鐵內電解原理,對污染物進行微電解氧化,達到輔助生物氧化降解、水質凈化與污泥處理目的。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原理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將多種處理工藝結合在一起的污水處理系統。它包括了初級處理、生化處理和二次沉淀三個步驟。
在初級處理中,水中的雜質被通過網格過濾、沉淀池沉淀、流量均化器混合等方式減少。生化處理環節使用曝氣池和好氧池等方式將污染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最后,通過二次沉淀除去生化殘留物質和污泥,使水質更加純凈。
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維護保養
首先,設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污水中的雜質、腐蝕性物質等,即使是先進的設備也會逐漸出現磨損和老化。定期的維護保養可以及時發現這些潛在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其次,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也是確保其處理效果的關鍵。只有通過定期的檢查、清潔和調試,才能保證設備始終以最佳狀態運行,有效地處理污水,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
再者,一些關鍵部件如泵、閥門、傳感器等,需要特別的關注和維護。及時更換損壞的部件,保證設備的整體性能穩定。
而且,維護保養還包括對設備控制系統的檢查和更新。確保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能夠避免因程序錯誤或故障導致的運行異常。
同時,定期對設備周邊環境進行清理和維護,也有助于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