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90 年數字水準儀的問世以來, 水準測量作業的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自此不斷有新型數字靜力水準儀問世,例如采用電荷耦合固體攝像器件(CCD)作為敏感元件的光電型儀器以及超聲波靜 力水準儀和激光測距靜力水準儀。 但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在形變儀器上的應用尚未見報道。
1 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是利用磁致伸縮效應研制的傳感器,可以實現非接觸、式測量,具有大量程、高精度的特點,同時由于采用非接觸式元件, 減少了磨損,故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據 NASA 的測定,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平均時間(MTBF)為23 年。 同時,由于其安裝方便、調試快捷、測量精度高,比傳統的壓力、電容、差動變壓式以及 CCD 式等測量系統具有更高的應用和經濟價值。
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由三部分組成:探測桿,電路單元和浮子組成。 測量時,電路單元產生電流脈沖,脈沖沿著探測桿傳輸,并產生一個環形磁場。 磁致旋轉波的傳播速度為式中:G 為探測桿的剪切彈性模量;ρ為波導管密度;均為恒定值,在探測桿外配有浮子,浮子隨液位的變化而上下移動。 浮子內部有一組永磁鐵,會同時產生一個磁場, 當電流磁場與浮子磁場“返回”脈沖,將“返回”脈沖與電流脈沖的時間差轉換成脈沖信號,就可計算出浮子的實際位置。
液位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如圖 1。
2 系統總體設計
系統主要由主機系統、水管系統、信號采集系統等模塊組成。 系統結構如圖 2 所示。
系統是根據連通容器中液體表面自然保持水平的特性進行工作的,當儀器主體所在處(檢測點) 高度變化時,儀器主體缽中的液面將相對于缽體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測量出這些變化量就可以計算出每個監測點相對于某一基點的高差[2]。 設 Y,Y1,Y2,
…,Yn 為基準點及測點 1 到 n 的液面變化量,h1,h2,…,hn 每個測點相對于基準點的高差
系統標定時通過移動標定裝置,通過改變液體體積,實現人為改變液面升降的目的,和電路信號連接起來,從而求得液面改變單位高度時,電信號數值的變化。
3 信號采集及處理
系統的信號采集及處理電路如圖 3 所示。系統選用 C8051F020 作為處理器,主頻達25M, 片內自帶 64K 可編程序存儲器, 不需外部程序存儲器的擴展。 信號調理模塊主要是將來自于傳感器的信號進行處理,濾除干擾,并轉換到 A/D 芯片允許輸入范圍,電路設計均選用精密元件。 AD 采用 Maxim 的 16 位 8 通道并行轉換芯片 Max1302,采樣頻率達 115k/s。 系統擴展了容量為 8Mb 的Flash 芯片 AT45DB081, 為大量檢測數據的存儲提供了保障。 同時為了系統使用方便,硬件設計時加入 4×4 鍵盤和 128×64 液晶, 并支持檢測數據的 U 盤讀取(CH375 USB HOST)、網線及串口傳輸。 系統滿足“十五”期間地震前兆儀器的網絡化要求。系統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各模塊功能相對獨立,程序結構清晰,調試方便,代碼可重用度高,主程序只需對各模塊進行調用,即可實現系統功能。 系統軟件框圖如圖 4。
4誤差來源及處理
1)為避免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探測桿不垂直引起的誤差,采用氣泡法調直[3]。
2)為防止缽體水分蒸發流失及缽體管壁濕潤導致液面下降,將整個缽體設計為密封結構,各個缽體在上方用空氣管連接, 保證各缽體氣壓相同, 同時將缽體直徑設計為≥18cm,可將液體分子和固體分子間相互作用引發的濕潤現象影響減至。
3)為防止探測桿及缽體的溫度形變而引起的誤差,采用線脹相同的材料設計及探測桿和缽體,本系統均采用硬鋁[4]。
其他誤差,如液體漏失誤差等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