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維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調試指南
安裝調試篇
污水處理系統安裝方案
(1)設備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重、大設備應編制運輸及吊裝方案。
2、設備安裝前應認真與土建和業主做好協調,安排有條件施工的設備先安裝。
(2)設備安裝步驟
1、設備開箱檢查驗收:設備開箱時,應在甲、乙雙方及監理方的共同參與下進行,對設備的名稱、規格、數量及完好情況進行檢查,也要對設備的外觀進行檢查,檢查各突出部位、壓力表、控制器、油管路等,有否破損、漏油、銹蝕、破裂、外包裝有否破損,規格型號是否符合定貨要求。檢查并清點零部件,是否有破損和缺件、隨機文件、合格證及產品說明書是否齊全,核實后做好記錄,并請相關單位人員簽字。
2、設備安裝就位:設備可采用叉車、汽車,吊車運輸到吊裝施工現場,吊裝時可采用吊車、人字桅桿、獨立抱桿和鏈式起重機吊裝就位。對安裝難度較大的及較精密設備要編制吊裝方案,經有關技術領導批準后實施。設備吊裝就位后,以設備的縱橫中心線對準基礎放線的縱橫中心線,其中心線偏差應符合規范規定。
3、設備的單機試運轉:設備的試運轉是對機械設備設計、制造、安裝質量的重要檢驗,按要求將準備工作完成,電已到位,電機轉向正確的情況下,可以開始設備的單體試機。
4、管路、閥的連接應牢固緊密、無滲漏。
5、管道施工
5.1各種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灌水試驗。承壓給水塑料管系統,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應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的1.15倍狀態下穩壓2h,壓降不得超過0.03MPa,同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泄漏為合格。
非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其灌水高度應不低于所連接水容器的上邊緣水位高度,滿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滿觀察5min水面不降,管道及接口無滲漏為合格。
污水處理系統調試方案
一、 宗旨
本手冊是針對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及試運行工作編寫的,可供安裝、調試及營運工作人員使用,亦可作為建設方、施工方施工驗收之參考。
二、 綱目
手冊含以下主要內容:
調試條件、調試準備、試水方式、單機調試、單元調試、分段調試、接種菌種、馴化培養、全線連調、檢測分析、改進缺陷、補充完善、正式試運行。
三、 細則
1、調試條件
(1) 土建構筑物、設備基礎全部施工完成;
(2) 設備安裝完成;
(3) 電氣安裝完成;
(4) 管道安裝完成;
(5) 相關配套項目,含人員、儀器,污水及進排管線,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調試準備
(1) 廠家出具專人進行試運行,含土建、設備、電氣、管線人員共同參與;
(2) 擬定調試及試運行計劃安排;
(3) 進行相應的物質準備,如水(含污水、自來水),氣(壓縮空氣、蒸汽),電,藥劑的購置、準備;
(4)廠家在進行安裝調試前,甲方須進行相應的配合。
3、試水(充水)方式
(1) 按設計工藝順序向各單元進行充水試驗;中小型工程可*使用潔凈水或輕度污染水(積水、雨水);大型工程考慮到水資源節約,可用50%凈水或輕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污水(一般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2) 建構筑物未進行充水試驗的,充水按照設計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暫停3-8小時,檢查液面變動及建構筑物池體的滲漏和耐壓情況。特別注意:設計不受力的雙側均水位隔墻,充水應在二側同時沖水。
已進行充水試驗的建構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滿負荷。
(3) 充水試驗的另一個作用是按設計水位高程要求,檢查水路是否暢通,保證正常運行后滿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現冒水和跑水現象。
4、單機調試
(1) 工藝設計的單獨工作運行的設備、裝置或非標均稱為單機。應在充水后,進行單機調試。
(2) 單機調試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a、 按工藝資料要求,了解單機在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和管線連接。
b、 認真消化、閱讀單機使用說明書,檢查安裝是否符合要求,機座是否固定牢。
c、 凡有運轉要求的設備,要用手啟動或者盤動,無異常時方可點動。
d、 了解單機啟動方式,水泵逐步投入運行;離心式或羅茨風機則應在不帶壓的條件下進行啟動、停機。
e、 點動啟動后,應檢查電機設備轉向,在確認轉向正確后方可二次啟動。
f、 點動無誤后,作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后,再作1-2h的連續運轉,此時要檢查設備溫升,一般設備工作溫度不宜高于50-60℃,除說明書有特殊規定者,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超過規定范圍的應停止運行,找出原因,消除后方可繼續運行。單機連續運行不少于2h。
5、單元調試
(1) 單元調試是按水處理設計的每個工藝單元進行的,如格柵單元、調節池單元、水解單元、好氧單元、二沉單元、氣浮單元、污泥濃縮單元、污泥脫水單元、污泥回流單元………的不同要求進行的。
(2) 單元調試是在單元內單臺設備試車基礎上進行的,因為每個單元可能有幾臺不同的設備和裝置組成,單元試機是檢查單元內各設備連動運行情況,并應能保證單元正常工作。
(3) 單元試機只能解決設備的協調連動,而不能保證單元達到設計去除率的要求,因為它涉及到工藝條件、菌種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試運行中加以解決。
(4) 不同工藝單元應有不同的試機方法,應按照設計的詳細補充規程執行。
6、分段調試
(1) 分段調試和單元調試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處理工藝過程分類進行調試的一種方式。
(2) 一般分段調試主要是按厭氧和好氧兩段進行的,可分別參照厭氧、好氧調試運行指導手冊進行。
7、接種菌種
(1) 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2) 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3) 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范圍正常啟動。
(4) 啟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
8、馴化培養
(1) 馴化條件: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盡量一致,當做不到時,一般用常規生活污水作為培養水源。
(2) 馴化方式:馴化條件具備后,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采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d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于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3) 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復雜的過程,每個工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加以調整。
9、全線調試
(1) 當上述工藝單元調試完成后,污水處理工藝全線貫通,污水處理系統處于正常條件下,即可進行全線連調。
(2) 按工藝單元順序,從1單元開始檢測每個單元的運行情況,確定全線運行的問題所在。
(3) 對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工藝的單元,全面進行檢測調試,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4) 各單元均正常后,全線連調結束。
10、抓住重點檢測分析
(1) 全線連調中,按檢測結果即可確定調試重點,一般來講,重點都是生化單元。
(2) 生化單元調試的主要問題
a、 要認真檢查核對該單元進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藝設計要求。
b、 正式通水前,*行通氣檢測,即通氣前先將風機啟動后,開啟風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氣管道中,檢查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量,不能有漏氣現象發生,不易檢查時,應涂抹肥皂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修復至要求。
c、 檢查管道所有固定處及固定方式,必須牢固可靠,防止產生通水后管道產生松動現象。
d、 檢查曝氣管、曝氣頭的安裝質量,不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誤差不大于±1㎜,檢查無誤后方可通水。
e、 *通水深度為淹沒曝氣頭、曝氣管深度0.5m左右,開動風機進行曝氣,檢查各曝氣頭曝氣管是否均衡曝氣。
f、 繼續充水,直到達到正常工作狀態,再次啟動曝氣應能正常工作,氣量大、氣泡細、翻滾均勻為較佳狀態
11、改善缺陷、補充完善
(1)連續調試后發生的問題,應慎重研究后,采取相應補救措施予以完善,保證達到設計要求。
(2) 一般來講,改進措施可與正常調試同步進行,直到系統完成驗收為止
12.試運行
(1) 系統調試結束后應及時轉入試運行。
(2) 試運行開始,則應要求建設方正式派人參與,并在試運行中對建設方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掌握運行操作。
(3)試運行時間一般為10--15天。試運行結束后,則應與建設方進行系統交接,即試運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設施、設備、裝置的保管及運行責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擔;試運行期,則由施工方、建設方共同承擔,以施工方為主;試運行交接后則以建設方為主,施工方協助;竣工驗收后則全權由建設方負責。
13、交驗檢測
(1)由施工方將自檢結果向建設方匯報,建設方認同后,由建設方寄出交驗書面申請報告,報請當地環保監測主管部門前來檢測。
(2)施工方,建設方共同準備條件,配合環保主管部門進行檢測。
(3)檢測報告完成后,工程技術驗收完成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