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每天10t一體化廢水處理裝置
閱讀:362 發布時間:2020-9-22每天10t一體化廢水處理裝置-中研基業環保
一、每天10t一體化廢水處理裝置處理技術
1、好氧生物處理系統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新農村污水處理中較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眾多,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論證和比選,注重經濟適用。
2、穩定塘處理技術
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干旱地區,穩定塘是實施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成為我國著力推廣的一項技術。與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技術相比,高效藻類塘具有很多*的性質,對于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但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是一種較具推廣價值的污水處理技術。
3、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農村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上清液通過集水管道進入進水井,經過格柵流入沉淀池,經沉淀的上清液用泵揚入一級人工濕地,而后再進入二級人工濕地,二級人工濕地的出水回流至清水池,可供綠化、灌溉,也可溢流至附近坑塘。
4、MBR工藝技術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20世紀末發展起來的*,它是膜分離技術和活性污泥生物技術的結合,其高效的固液分離使出水水質良好,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生活污水處理后可直接回用。
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厭氧處理是現在較常規的公廁污水處理,也就是目前市政上常見的化糞池工藝處理,優點為操作簡單,投資較少,運行費用低;缺點占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低,北方地區效果較差。
好氧處理法:
利用好氧菌進行發酵的過程,稱之為好氧發酵。好氧處理規模小時,可只做終稀釋后曝氣、沉淀;中等以上規模,經過前處理和二次稀釋后,可按標準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二次處理就是厭氧處理。好氧發酵的速度較厭氧發酵快得多,但它需要大容量的消化槽。同時在廁所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因此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化學法:
在糞便中加入適量化學藥劑,使糞便發生絮凝作用,并通過沉淀分離成液體和脫水污泥。該處理法的大特點是:糞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固液分離。其不足之處在于:操作復雜,機械設備數量較多;分離出的液體BOD在5000mg/L左右,比厭氧發酵槽的脫離液2500mg/L要高得多。另外,其基建費及日常運行管理費用也較其它方法要高。隨化學藥劑的種類(如鐵鹽、石灰等)和投入方式的不同,其設備也不盡相同。藥劑的投加設備。有濕式和干式兩種濕式反應因混合均勻,所以效果較佳。投加添加劑的量,以糞便處理量的0.2%~2%為宜。
活性污泥法
現階段,好氧生物處理法被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選擇中,形成了以AO、A2O、倒置A2O以及氧化溝等為核心地位的工藝,該方法具有工藝相對比較成熟,對溶解態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較高,運行成本低等優點,但前期投資大,占地面積多,磷和氮去除率較低。
二、每天10t一體化廢水處理裝置特點
1.1要求
對于小型污水處理裝置的要求,在很多方面甚至高于大型或者中小型污水處理廠。
小型污水處理裝置可能面臨的特殊情形:
(1)較高的水力負荷波動;
(2)較高的濃度變化,峰值濃度有時很高;
(3)可能長期超低負荷運轉;
(4)因為沒有雨水和外來水流入裝置,進水中碳、磷濃度很高;
(5)難生物降解物質的濃度很高,因為可能直接流入以下物質:
油脂、洗滌劑、藥物;
(6)毒性物質濃度很高,因為可能直接流入以下物質:
消毒性洗滌劑、溶解劑、美容化妝油劑。
1.2特征
基于上述污水特點,且小型污水處理裝置也不可能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運轉,這就要求小型污水處理裝置具有以下功能特點:
(1)操作簡單;
(2)控制盡可能簡化;
(3)處理效率高;
(4)裝置結構盡可能簡單;
(5)能夠緩沖平衡水力負荷和濃度負荷;
(6)能夠分解污水中的“問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