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醫院廢水處理設備供應
1.鄉鎮醫院廢水處理設備供應------醫院污水危害及污水處理意義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也正處于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矛盾十分突出的時期,環境形式十分嚴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承載能力,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醫院污水是醫院或其它醫療機構在診治、預防疾病過程中產生的一類廢水。醫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藥物、消毒劑、診斷用劑、洗滌劑,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艾滋病、乙肝、丙肝、傷寒、痢疾、結核桿菌等,被列為國家HW01號危險污染物,具有空間傳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醫院污水雖然較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數量少,但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疾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對公眾和環境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醫院污水進行治理,1996年國家*對GB8978.88<污水綜合排放
標準》進行了修訂,實施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對醫院污水的治理提出全面的要求。
2003年,尤其是“SAILS”以后,隨著社會發展,公眾環保意識增強,營造“綠色醫療環境”的要求,由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GBl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從2006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對醫院污水排放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為此,了解醫院污水處理發展現狀,研究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2.-------我國醫院污水的處理現狀
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對全國28個省(區、市)50床以上的醫院的污水處理現狀進行調查,全國
50床以上的醫院共計8515家,床位總數為133109張,有污水處理設施的醫院4935家,占總數的58%;
醫院污水排放總量為82.34萬m3/d,實際處理量為67.95萬m3/d,處理率為82%,按現行排放標準達標排放量58.15萬m3/d,達標率為70.6%。不同地區醫院污水處理設施的擁有率存在較大差異,北京、江
蘇等地的擁有率較高,在90%以上,而內蒙、陜西和西藏等地的擁有率較低,僅為10%-30%。與發達國家醫院污水處理狀況及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相比,我國醫院污水處理水平整體較低。
3.------醫院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現有醫院的污水處理的管理應嚴格按照《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l8466-2005)執行。
3.1一級處理一級處理即消毒處理或機械處理,一般情況下,一級處理的工藝流程是:將來自病
區和其它含菌污水通過排水管道,匯集到污水處理站。含糞便污水首先通過化糞池沉淀消化處理,病區其它污水經相應處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污水站設有格柵、調節池、計量池、提升泵和接觸池,消毒劑通過自動投配系統,進入接觸消毒池殺菌,經處理達標后外排。由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定期消毒處理。
目前,我國已建醫院處理設施大多數采用一級處理,其特點是投資省,運行費用低,但處理效果不甚理想,許多醫療機構忽視了排放污水中余氯含量的控制,提高了醫院污水處理成本,造成資源浪費,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