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以技術創新為動力,開發并推出多項具有競爭力的環保產品,特別擅長高難度廢水的處理,確保了在水處理設備市場的優勢,在提高環境保護、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因解除了客戶的環保困擾而為客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可靠的產品質量和全程技術服務解決客戶的后顧之憂。
CASS
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是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簡稱,是在SBR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SBR池內進水端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淀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AO/辦公樓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厭氧技術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階段(1860-1899年):簡單的沉淀與厭氧發酵合池并行的初期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中,污水沉淀和污泥發酵集中在一個腐化池(俗稱化糞池)中進行,泥水沒有進行分離。
第二階段(1899-1906年):污水沉淀與厭氧發酵分層進行的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1906-2001年):獨立式營建的高級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中,沉淀池中的厭氧發酵室分離出來,建成獨立工作的厭氧消化反應器。
與此相對應的是,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反應器主體也經歷了三個時代。
代厭氧反應器是以普通厭氧消化池(CADT),厭氧接觸工藝(ACP)為代表的低負荷系統。
第二代反應器是20世紀60年代末以在反應器內保持大量的活性污泥和足夠長的污泥齡為目標,利用生物膜固定化技術和培養易沉淀厭氧污泥的方式開發出的。如厭氧濾器(AF)、厭氧流化床(AFB)、厭氧生物轉盤(ARBCP)、上流式厭氧污泥床(IAASB)、厭氧附著膨脹床(AAFEB)等。其中UASB反應器為應用廣的反應器,在其為代表的第二代反應器的研究與應用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新一代反應器。
第三代厭氧反應器是在將固體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相分離的前提下,使固液兩相充分接觸,從而既能保持大量污泥又能使廢水和活性污泥之間充分混合、接觸以達到真正高效的目的。目前研究較多的有: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EGSB)、厭氧內循環(IC)等。
廢水處理設備
利用采用汲取液的電滲析-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處理含鹽廢水,在降低污水含鹽量后,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夠大幅度降低污水COD。針對實驗含鹽廢水,經過5次更換汲取液,160min處理后廢水總含鹽質量濃度由22000mg/L降至1630mg/L,除碳酸氫根離子脫除率接近70%外,廢水中其他離子的脫除率均在90%以上。對電滲析脫鹽后廢水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通過逐步提高廢水中COD的方式對其進行馴化,經14d馴化后COD降解效果明顯,24h去除率維持在85%左右。此電滲析-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為高鹽廢水的處理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污水處理方案AO/辦公樓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污泥回流
進水 固液分離機 調節池 污水泵 厭氧池 接觸氧化池 二沉池 消毒池 達標排放,風機,污泥池,虛線框內地埋式一體化設備。
2. 工藝流程說明:
A. 采用固液分離機,自動清除污水中3mm以上固體物,保證后續處理裝置穩定運行。采用隔集器對廢水中浮油進行預處理。
B. 采用A/O處理工藝,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不僅能有效降除BOD5,而且能有效去除磷和氨氮。
C.采用厭氧反應池,在厭氧條件下回流污泥與進水充分混合,聚磷菌在此釋放磷并同時吸收環境中的低分子酸,以PHB的形式儲存起來,在好氧環境中,聚磷菌大量吸收磷,達到除磷的目的。
D.采用三級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高的溶解氧和優良的生物菌群與有機污染物接觸反應,為有機污染物的降除,氨氮的氧化和磷的吸收去除創造了適應環境,提高了有機污染物及氨氮、磷的去除效率。
E. 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主要為澄清接觸氧化池出水,為此沉淀池的設計采用合理的設計參數,從而提高了澄清效果。
F.采用豎騰翻流接觸消毒形式,*殺滅各種病原菌及大腸菌群。
六、電器控制
采用全自動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該系統特點是:
1.設全自動控制及手動控制功能。
2.水泵與風機能在設置時間內自動交替使用。
3.進水泵低水位停止,高水位啟動,超警戒水位提供報警信號。
4.設備停止工作2小時以上,為保持生物膜的活性,風機能定時間歇運行。
5.設有過流、過載、斷相、短路保護,故障自動切換并聲光報警。
6.PLC采用原裝器件,其它主要原件采用蘇州西門子電器,運行可靠,使用壽命長。污水處理站24小時運行,控制系統自動化水平較高,只需配備1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