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峻清環保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醫院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操作規程
1總則
為加強污水處理的設備管理、工藝管理和水質管理,保證污水處理安全正常運行,達到凈化水質、處理和處置污泥、保護環境的目的,制定本規程。污水處理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1.運行管理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設備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2)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設備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3)運行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按要求檢查構筑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
(4)操作人員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5)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等。
(6)水處理構筑物堰口、池壁應保持清潔、完好。
(7)根據不同機電設備要求,應定時檢查,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2.安全操作要求:
(1)啟動設備應在做好啟動準備工作后進行。
(2)電源電壓大于或小于額定電壓5%時,不宜啟動電機。
(3)操作人員在啟閉電器開關時,應按電工操作規程進行。
(4)各種設備維修時必須斷電,并應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牌后,方可操作。
(5)雨天或冰雪天氣,操作人員在構筑物上或操作時,應注意防滑。
(6)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嚴禁擦拭設備運轉部位,沖洗水不得濺到電纜頭和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
(7)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穿戴齊全勞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嚴禁非崗位人員啟閉本崗位的機電設備。
3.維護保養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應熟悉機電設備的維修規定。
(2)應對管道等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及防腐處理,并及時更換被損壞的照明設備。
(3)應定期檢查、清掃電器控制柜,并測試其各種技術性能。
(4)不得將維修設備更換出的潤滑油、潤滑脂及其它雜物丟入污水處理設施內。
(5)維修機械設備時,不得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
(1)用清水試機,確認設備各處無滲漏后,把電控柜與設備接通,接線時注意水泵、風機的轉向。
(2)斷開電源開關、關閉設備所有閥門。
(3)對設備各部位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內外清潔、無雜物。連接件應緊固,操作鍵應可靠,配電箱和電機接地應符合規定,輸電線路應符合要求,儀表及安裝設施應完整無缺。往泵體注油部位加油潤滑。
(4)接通電源,檢查各電器回路指示儀表和指示燈是否正常工作,各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生物菌的培養
(1)污水進入設備內;
(2)啟動風機,風機的充氧量減至正常充氧量的一半左右;
(3)每天觀察好氧池內填料情況,如填料上長了橙黃色或橙黑色的一層粘狀物,即已培養好生物菌,培養間期一般要10 - 25天完成;
(4)氣溫一般在攝氏15℃ - 25℃適宜;
(5)如原污水濃度太低,培養生物菌的時間太長,必要時要加一點營養,主要以糞便為主或其它;
(6)PH值一定要保證在6.5 - 8.5之間,原污水要保證達到可生化狀態;
各系統操作規程
整體污水系統采用手動操作和自動操作,手動操作:接通電源,把旋鈕放到手動上,啟動污水提升泵、污泥回流泵、污水回流泵、風機,看各設備指示燈是否正常運行;自動操作:接通電源,把旋鈕放到自動上,污水提升泵通過液位控制儀控制,風機和污泥回流泵、污水回流泵在設定周期內啟停啟動,注意當調節池水位較低時浮球朝下,則污水提升泵不運行,當水位較高時,污水提升泵自動運行。
定期清理格柵池的雜物。
風機曝氣系統
(1)開啟污水提升泵將污水打入水解酸化池,風機同時啟動,曝氣生化系統主要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還原過程,把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2)曝氣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制。
(3)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
(4)應定期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氣味等。
(5)因水溫、水質或曝氣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
(6)當曝氣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
(7)曝氣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比如撒淋消泡劑。
(8)根據污泥情況向生化池內加營養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磷酸氫二鈉。
(9)溶解氧過高或過低
曝氣池DO過高,可能是因為污泥中毒,或培馴初期污泥濃度和污泥負荷過低;曝氣池DO過低,可能是因為排泥量少曝氣池污泥濃度過高,或污泥負荷過高需氧量大。遇到以上情況,應根據實際予以調整,如調整進水水質、污泥量、曝氣量等。
污泥系統
(1)定期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懸浮物狀態、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清理進水堰及出水槽內截留雜物及漂浮物。
(2)根據污泥產量及貯泥時間及時排出污泥,利用污泥泵回流至生化池。
(3)觀察沉淀池出水水質,不允許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現象。
(4) 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為0.5-0.7米左右。污泥量不增加或增加后又很快減少了,主要原因:污泥所需養料不足或嚴重不平衡;污泥絮凝性差隨出水流失;過度曝氣污泥自身氧化。
解決辦法有: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氣池中靜止沉淀,或投加少量絮凝劑;投入足夠的營養量,或提高進水量,或外加營養(補充C、N或P),或高濃度易代謝廢水;合理控制曝氣量,應根據污泥量,曝氣池溶解氧濃度來調整。沉淀池要定期清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