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
閱讀:577 發布時間:2021-4-7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簡介
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級處理后污水中的有機物;絮凝法是通過加絮凝劑破壞膠體的穩定性,使膠體粒子發生凝絮,產生絮凝物而發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級處理后污水中無機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物或低濃度的有機物。經過二級處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達到農灌水的要求和廢水排放標準。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定義
城市污水處理的三個級別中的第二級。污水經過一級處理后,進行二級處理,以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機污染物,使污水得到進一步凈化。相當長時間以來,把生物處理作為污水二級處理的主體工藝,因此,在城市污水處理中,二級處理通常作為生物處理的同義語使用。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適宜于該污水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氧化溝、接觸氧化法等工藝為代表,其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工藝的處理效率較高。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污水生物處理法,是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的有機結合,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以附著在載體(俗稱填料)上的生物膜為主,凈化有機污水的一種水處理工藝,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污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2)、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反應機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該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曝氣機供給,生物膜生長***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3)、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點:
①、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②、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③、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點:一是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全部浸在污水中,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池又稱淹沒式濾池。二是采用機械設備向污水中充氧,相當于在曝氣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棲附的填料,也可稱為曝氣循環型濾池或接觸曝氣池。三是池內污水中還存在約 2~5%的懸浮狀態活性污泥,對污水也起凈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處理方式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污水濕地處理系統分自然和人工濕地處理系統,自然濕地就是自然的沼澤地,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使污水處理達到工程化、實用化的新技術。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經常處于飽和狀態、生長有象蘆葦、香蒲等沼澤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經過多層過濾,來達到降解污染、凈化水質的目的,它是一種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質中棲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質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將污水凈化的天然與人工處理相結合的復合工藝。
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
分散的幾戶或十幾戶人家適合采用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
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予以工程化、實用化而創造出的一種新型小規模污水凈化工藝技術,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一定構造、距地面約50 cm深和具有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投配污水緩慢通過布水管周圍的碎石和砂層,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層中擴散。表層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區處于好氧狀態,污水中的污染物質被過濾、吸附、降解。
好氧生物處理系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新農村污水處理中你好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眾多,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論證和比選,注重經濟適用。
生物處理法就是通過風機等設備給污水輸氧,培養生物菌種和微生物,通過菌種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少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促使微生物增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凈化排放
厭氧生物處理系統
厭氧生物法目前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物處理效率較低,尤其表現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
實踐證明,以上方法都能很好的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問題,但在運用中要考慮到建設與運行成本等費用,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工藝技術優點:
1 、總體投資省,包括機械設備、自控電氣系統、土建和征地費;
2 、占地面積小,通常為常規處理工藝占地面積的 1/5-1/10 ,廠區布置緊湊,美觀;
3 、處理出水質量好,可優于一級A排放標準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4 、工藝流程短,氧的傳輸效率高,系統充氧效率可達30%-35%,供氧動力消耗低;
5 、過濾速度快,處理負荷大大高于常規處理工藝;
6 、抗沖擊能力強,受氣候、水量和水質變化影響小,特別適合于天氣寒冷地區,并可間歇運行;
7 、可建成封閉式廠房,減少臭氣、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視覺感官效果好;
8 、全部采用PLC智能控制,操作人員少,運行管理方便,便于維護;
9 、全部模塊化結構,便于進行后期的改擴建。
一體化凈化水處理設備——設備的安裝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般提供三種安裝方式:埋地式、地上式和半埋地式,在選擇安裝方式是應結合當地的氣候以及周圍的環境,對于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的地區,用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的效果較差,應將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在凍土層以下,利用地熱的保溫作用,提高處理效果;在其他地區選擇安裝方式主要根據周圍的環境來選擇,從安裝、維護角度出發應選擇
地上式,因為地埋式存在如下問題:設備安裝、維護、維修保養不方便;設備可能因為進入基礎的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損壞;在地下的電氣系統應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會影響使用壽命,電氣安全性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