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溶氣氣浮機簡介
閱讀:1375 發布時間:2020-10-6溶氣氣浮機簡介
背景
關于水污染的話題不斷被提起,特別是地下水污染問題,浙江杭州、溫州等地有農民或者企業家出資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以此來引起大家對水污染嚴重程度的關注,雖然各個環保局長都選擇了沉默或者拒絕,但是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對水污染的關切程度達到了*。
地表水污染顯而易見,地下水的污染卻是觸目驚心。中國13億人口中,有70%飲用地下水,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但是據介紹,全國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而另一組數據亦表明,地下水正面臨嚴峻挑戰。2011年,北京、上海等9個省市對轄區內的857眼監測井進行過評價水質為I類、II類的監測井占比2%,而IV類、V類的監測井多達76.8%。
九個省市中,水質的當屬海南省,以II類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為III類,黑龍江及江蘇則以IV類水占比而吉林、遼寧、廣東、寧夏四省區普遍只達到V類的水平。
水污染情況不斷加劇,使得污水處理和再生行業受到*的關注,近兩年各地區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區超過了,行業發展潛力非常大。
產品分類
按水流方式分類:
1、平流式溶氣氣浮設備
2、輻流式溶氣氣浮設備
3、尼可尼泵氣浮設備
裝置原理
⑴向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微細的氣泡,使水中的細小懸浮物黏附在空氣泡上,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達到去除水中懸浮物,改善水質的目的。
⑵氣浮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氣浮效果的措施
氣泡直徑越小,數量越多,氣浮的效果越好;水中的無機鹽類會加速氣泡的破裂和合并,降低氣浮效果;投加混凝劑會促進懸浮物凝聚,使其黏附在氣泡而上浮;可加入浮選劑使親水性顆粒表面轉化為疏水性物質而黏附在氣泡上,隨氣泡上浮。
工藝流程
水泵自調節池將原水提升到反應池。絮凝劑在吸水管上(泵前)投入,并經葉輪混合于反應池中進行絮凝,根據廢水的性質不同反應池的強度和反應時間應有所調整。反應后的絮凝水進入氣浮池的接觸區,與來自溶氣釋放器釋出的溶氣水相混合,此時水中的絮粒和微氣泡相互碰撞粘附,形成帶氣絮粒而上浮,并在分離區進行固液分離,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機刮至排渣槽排出。清水則由穿孔集水管匯集至集水槽后出流。部分清水經由回流水泵加壓后進入溶氣罐,在罐內與來自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相互接觸溶解,飽和溶氣水從罐底通過管道輸向釋放器。
壓力溶氣氣浮法工藝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壓力溶氣系統、溶氣釋放系統及氣浮分離系統。
1.壓力溶氣系統。
它包括水泵、空壓機、壓力溶氣罐及其它附屬設備。其中壓力溶氣罐是影響溶氣效果的關鍵設備。采用空壓機供氣方式。氣浮法所需空氣量較少,可選用功率小的空壓機,并采取間歇運行方式。此外空壓機供氣還可以保證水泵的壓力不致有大的損朱。一般水泵至溶氣罐的壓力約0.5MPa,因此可以節省能耗。
2.溶氣釋放系統。
它一般是由釋放器(或穿孔管、減壓閥)及溶氣水管路所組成。溶氣釋放器的功能是將壓力溶氣水通過消能、減壓,使溶入水中的氣體以微氣泡的形式釋放出來,并能迅速而均勻地與水中雜質相粘附。
3.氣浮分離系統。
它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平流式、豎流式及綜合式。其功能是確保一定的容積與池的表面積,使微氣泡群與水中絮凝體充分混合、接觸、粘附,以保證帶氣絮凝體與清水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