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地埋式一體化MBR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420 發布時間:2020-9-9地埋式一體化MBR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設計依據
《建筑中水設計規范》 GB50336-2002
《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工業與民用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
《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J50191-93
《室外給水排水和煤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TJ32-78
《民用建筑電器設計規范》JGJ/-T16-92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
《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技術規程》SDJ6-83
《電力設各接地設計技術規程》SDJ8-83
《工業企業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
《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1-90
《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
《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6-82
《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3-86
《電氣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2-82
《城市區域黃鯨噪音標準》GB3095-9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
工藝原理及特點
a、水解酸化反應 由于該污水有機濃度不是很高,根據本所對低濃度有機污水處理的經驗,可以不采用厭氧消化處理,僅需采用水解酸化工藝即可。 水解酸化過程中起作用的細菌為水解細菌、產酸菌,均在無氧條件下,不需要動力曝氣,因而水解酸化池能在無能耗的條件下將有機物部分降解,降低了運行成本;同時酸化水解菌能將大分子的難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后續好氧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采用了酸化水解,大大縮短了好氧生化所需的時間;同時處理后出水水質更好,既節省了投資,節約了運行成本,又提高了環境效益。
b、污水的預處理 污水中含有一些大塊雜物,這些雜物進入后續處理設施會形成浮渣,甚至堵塞管路和設備,必須予以隔除。同時由于污水水量較小,格柵的柵渣一般采用人工清除,因此本設計中擬采用人工格柵作為攔污措施。
c、生物接觸氧化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國內外常用且工藝比較成熟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按生物膜附著物不同又分成生物轉盤、生物濾池和接觸氧化法。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生物填料不斷更新,從原來的塑料蜂窩填料發展到軟性填料再到半軟性填料,接觸氧化法越來越顯出其*性。生化處理主要通過好氧處理,在給水中提供足夠溶解氧的情況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將絕大部分有機物去除。 由于接觸氧化具有豐富的生物相,特別在低濃度污水處理中,接觸氧化法逐漸取代了活性污泥法。
d、污水的調節 由于醫院污水的水質、水量隨醫院的作息時間波動較大,因而必須加強調節以穩定污水的水質、水量,保證后續生化處理的效果。按《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規定:調節池的有效容積為5~6小時的污水平均流量,根據該類型醫院的污水排放規律,本設計方案按6小時取值。
e、吸附過濾 利用用介質填料的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還原等性能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水處理方法,如活性炭、石英砂等。
f、污水消毒 廢水消毒有多種方式,常見的有 、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紫外線、臭氧等。 在貯存和使用上有泄露危險,故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次氯酸鈉方式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差、設備易腐蝕、維護率相當高等缺點,同時在操作控制上難于與污水處理系統聯動,無法確保所有的污水均能進行有效的消毒;紫外線及臭氧消毒主要缺點是無持續殺菌效果,且投資較大,紫外線設備需定期清洗和更換燈管,臭氧發生器維護頻繁、運行成本高;二氧化氯(ClO2)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種高效、廣譜、強力殺菌劑,是國家衛生和環保部門推薦使用的消毒劑之一。 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由反應系統、吸收系統、供給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結構合理,操作安全方便。維護簡單、故障率低,在省內外各地醫院的污水處理工程中被應用并得到很好的處理效果。
g、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是污水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大量懸浮在水中的有機無機污染物和致病菌、病毒、寄生蟲卵等沉淀分離出來形成污泥,這些污泥如不妥善消毒處理,任意排放或棄臵,同樣會污染環境。污泥的消毒方式有低熱消毒、堆肥、氯化消毒、石灰消毒等,本設計方案中采用zui為經濟實用的消毒方式—石灰消12 毒。設計石灰的投加量為15g/L,調節污泥的PH值至12以上,并存放7天以上。消毒后的污泥定期由環衛車吸取后運至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處理。
設備安裝
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之處必須保證下雨不積水;
2、MBR膜污水處理設備的出水管必須在相對地坪0.4m以下;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上方不得壓有重物,不得有大型車輛經過(指無特殊設計的);
4、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5、管道安裝連接應該在設備就位時考慮好,地埋式MBR膜污水處理裝置就位時必須按說明書設備自重,配合吊車噸位大小,安裝順序按現場對照圖就位,筒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正確。
6、根據安裝圖,連接管道,設備就位后連接管道用橡皮墊緊固好,使連接處不滲漏。
7、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完畢后設備與基礎地板必須連接固定,保證不使設備流動上浮, 同時須在設備中注入污水(無污水時,用其他水源或自來水代替),充滿度必須達到70%以上,以防設備上浮。同時,檢查好各管道有無滲漏。試水各管路口必須不滲漏,同時設備不受地面水上漲,而使設備錯位和傾斜。
8、設備安裝完畢無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夯實,并整平地面填土。
設備特點
1)容積負荷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
2)具有膜法的優點,剩余污泥量少;
3)具有活性污泥法的優點,輔以機械設備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齡短;
4)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
5)容易管理,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脹等弊端;
6)能充分利用地形,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
7)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實現水循環,既節省了水資源,又獲得了經濟收益;
8)處理能耗低,運行維護方便,成本低;
9)污泥產量少;
10)小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圍的波動,其適應能力和抗沖擊和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