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MBR膜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566 發布時間:2020-8-25MBR膜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各區結構及性能
㈠ 污水預處理區 含污水泵、懸浮物過濾裝置、拌藥裝置、加藥裝置、混凝反應裝置等。
1、污水泵 由于很多使用廠家在安裝使用過程中,要么購置新泵要么管道連接不方便,還存在型號不匹配的問題,所以,我們直接把水泵配置在其中,這樣使用者只要準備足夠的管道,連接到1號蓄水池就可以了。
2、懸浮物過濾裝置 在污水處理中,懸浮物是必須提前處理的,因為不預先去除懸浮物,在后期處理過程中會增加難度,帶來絮凝劑等用量的加大,從而增加了處理成本。 本裝置吸收新西蘭*機技術,有傳動裝置、溢流堰布水器、沖洗水裝置等主要部件組成,濾網為不銹鋼絲網。有篩網回轉的離心力,所以濾網的網目可以加大,從而提高過濾效果。同時在一端設有收集濾出的懸浮物裝置。特點:
①、操作簡單、運行平穩,維修方便,壽命長,運行費用低,節水節電。
②、過濾能力大,效率高,一般懸浮物回收率大于80%,回收濃度大于15%。
③、全自動連續工作,無需專人看管。
3、混凝反應裝置 混凝反應包括混合和絮凝兩個過程,影響這方面的因素很多,包括混凝劑的種類、混合速度、水質特征等。其中混凝劑的添加方式,影響著反應進程和結果,也決定工程的總體效果和運行費用。
機內采用折返式構造,使污水和藥液充分混合、反應。從而達到混凝反應效果。
工藝流程
根據處理廢水的水質和排放標準,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選擇曝氣生物濾池的二氧化氯消毒技術處理,原污水先用格柵去除懸浮物,在沉淀池中分離砂土等粒狀物,均勻調整后泵入BAF進行生物處理,水進行二氧化反沖洗出水回流至沉淀池,沉淀分后的污水循環處理。
工藝設計
格柵:選用手動格柵,格柵井規格為一個不銹鋼格柵,格柵間距為10 mm。沉淀池:上流式曝氣生物濾池,地面矩形混凝土結構,工藝尺寸),池總容積2218m3。采用穿孔管布水布氣,氣水比為4:1,容量負載為3kgBOD5/m3#d。選擇粒徑(3~6)mm的陶粒過濾材料,填充材料的高度為4m,有效容積為16m3。反洗方式為氣水并用反洗方式,反洗氣體流速為30m/s,反洗水流速為25m/s,反洗周期為(2~3)d。接觸式消毒罐:選擇折疊板式接觸式消毒罐,接觸時間為1.5h,二氧化氯用量為20g/h。主要設備是污水泵、污水泵、羅茨鼓風機和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
調試運行
曝氣生物濾池的啟動選擇了接種啟動方式。歷經漂洗后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與原廢水占比混和后泵入曝氣生物濾池,持續小供氣量曝氣3d,隨后逐漸提升進水流量和曝氣量,在一月內水流量由10m3/逐漸提升到150m3/d,一起每日觀查出水量情況,立即調節進水流量。供水量為200m3/d,從原來的斷續運轉變更為連續運轉,達到全負荷運轉狀態后,經過1周的穩定運轉,設施的有機物除去率達到了設計要求。曝氣生物濾池進到一切正常運行后,起動二氧化氯機器設備的調節。經過一周的調試,系統進入正常運行。
運行結果
從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本項目處理后排放的廢水達到了GB8978-1996表2I排放標準,也符合本項目果汁設計要求。
污水處理系統
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工藝有A/O工藝、SBR工藝、接觸氧化工藝、MBR工藝等。
1)A/O工藝
A/O工藝是以活性污泥作為生物載體,通過風機供氧曝氣的作用使污水達到充氧的目的。A池內設機械攪拌,從O池的回流液回流至A池,在A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將大部分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并通過攪拌使氮氣從廢水中溢出,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A池出水至O池,O池內設鼓風曝氣,去除大部分機污染物,并將進水中的大部分氨氮轉化成硝酸鹽氮;可以根據廢水的需要,調整O段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通過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吸附、氧化并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有機物、氨氮去除率高。然而,由于沒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同時,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了運行費用。另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3)SBR法
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終出水水質不達標。目前國內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后期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技術不成熟等原因易造成SBR污泥排放控制困難等問題。
4)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傳統的生化處理方法,生物填料為固定床上的半軟性填料。利用半軟性填料作為微生物的附著載體,生物均勻分布在生物填料上,這樣就避免了微生物分布不均的現象,同時,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不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
5)MBR工藝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結構的浸沒式膜組件置于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由泵通過膜過濾后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由于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統固液分離的能力,從而使系統出水水質和容積負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結合不同的工藝,出水可以達到景觀用水或雜用水標準。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強,可同時進行硝化、反硝化、脫氮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和各種可生化工業廢水的處理及回用中。
設備特點:
1、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2、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由二級池子組成,一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埋深較大,另一組為鋼結構,埋深較淺。鋼結構池采用國內的互穿網絡防腐涂料進行防腐。它是一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互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物,它能耐酸、堿、鹽、汽油、煤油、耐老化、耐沖磨,能帶來銹防銹。設備一般涂刷該涂料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5年以上。
3、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要求采用常規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如隔振墊、消音器等)外,還需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本設備配有土壤脫臭設施。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目的。
5、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配套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設備可靠性好,因此平時無需專人管理,只需每月季度的維護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