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生活污水處理一體機
閱讀:1840 發布時間:2020-7-3生活污水處理一體機
摘要
隨著經濟和人口的增長,對大自然的污染愈來愈受到人類的重視,在總結國內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公司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設計出一種可地埋設置的成套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其設備采用九十年代后期*工藝和生產制造技術,生產出以玻璃鋼、不銹鋼為主要原料的LHC型系列污水處理設備。其目的主要是使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經該設備處理后達到用戶要求的排放標準
技術說明
生活污水處理一體機是將一沉池、I、II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體的設備,并在I、II級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鼓風曝氣,使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并克服兩者的缺點,使污水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工藝設計
生活污水處理一體機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匯集后的污水經過一道格柵,去除水中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和帶狀物,自流進入隔油裝置,利用油水比重不同的原理對廢水中的油分進行隔離,然后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是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調節池出水由提升泵進入*生化池(缺氧池)和O級生化池(好氧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物質。
工藝流程
AO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來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處理凈化。微生物繁殖速度迅速,因此采用AO工藝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需要及時清理污泥。污水中的雜質易在設備的底部形成污垢,污垢的處理大多通過人工進行清除,需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增大了污水處理的成本。 一般每隔半年需要對設備進行清污處理。可以采用吸污泵或者吸污泵將設備內部的污泥抽出。
主要的組成部分
1.水解酸化池;2. 接觸氧化池;3. 雜質沉淀池;4.消毒處理;5.污泥好氧消化池。
1. 水解酸化池
該工藝主要處理的就是對污水處理前進行預處理,將水中的廢水進行一定的厭氧發酵,將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這是對污水處理前比較重要的步驟,可以直接影響后期的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處理時間,可以你好大程度的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減少消耗。
2. 接觸氧化池
氧化池根據水處理的污染程度不同分為好幾個等級,普通型和加強型。一般根據處理的時間進行判斷。處理時間不大于四個小時就使用普通型的氧化池,處理時間在4-6小時之間的使用加強型的氧化池。主要是使用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旋混式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0.5-5 m3/h接觸池為二級)
3. 雜質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沉淀池上部設可調出水堰,以調節出水水位;下部設錐形沉淀區和污泥氣體裝置,氣源由風機提供,污泥采用氣提方式輸送至污泥好氧消化池。
4. 消毒處理
消毒池按規范«TJ1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我公司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裝置,消毒池與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需要其它裝置可另行配制。(如用于工業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5. 污泥好氧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清理時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到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半年清理一次)。污泥好氧消化池上部設上清液回流裝置,使上清液溢流至水解酸化池。
試運行期間應注意什么?
當活性污泥培養成功后,污水處理廠即可投產試運行。試運行的水量可根據來水情況安排。一般開始試運行時按照設計量的一半運行,待正常時再投入另一半試運行。
試運行期間為了確定*工藝運行條件主要作為變量考慮的因素有污水的溫度、pH、電導率、曝氣池中的溶解氧和污泥濃度、消化池內泥溫、pH値、加熱污泥系統的運行情況、沼氣柜的運行情況、脫水機的運行狀況。
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參數BOD5、CODcr、MLSS、MLVSS、氨氮、總磷等需要化驗室每天監測,用以調整工藝參數。SV、SVI、顯微鏡檢査,每天可根據實際需要多次檢測,隨時調整工藝。
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在試運行階段控制、調整應以培養、馴化污泥為主,切實做好控制、觀察、記錄和分析檢驗工作,對污水處理量、污泥處理量、污泥產量、沼氣產量、藥劑耗量、生產電耗量、自來水耗量應有詳細記錄。對進、出水水質、好氧污泥指標、厭氧活性污泥指標、脫水污泥指標、沼氣成分等應有足夠的分析數據,便于提高污水處理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