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3621 發布時間:2020-6-28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
簡介
微動力污水處理設備及處理方法,由以下處理單元依次連通:格柵化糞槽、厭氧池、好氧池、沉淀消毒池,其特征在于,處理單元之間具有進出水管,各個處理單元均具有排泥管、排氣管,厭氧池、好氧池具有曝氣系統和回流系統,各處理單元出水均采用三角堰,所述格柵化糞槽進水管輸入端設于設備外部,進口深入柵前格柵化糞槽底部;格柵化糞槽與厭氧池連接,厭氧池進水管通入池底部進水,厭氧池填料區填加固定化載體和生物海綿鐵填料;厭氧池與好氧池連接,好氧池進水管通入池底部進水,填料區填加固定化載體和生物海綿鐵填料;好氧池與沉淀消毒池連接,進水管進入沉淀池中部,池底污泥區設有45度坡腳;沉淀池與消毒池連接,進水管進入消毒池底部氯片消毒,上部出水管出水
處理系統
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工藝有A/O工藝、SBR工藝、接觸氧化工藝、MBR工藝等。
1)A/O工藝
A/O工藝是以活性污泥作為生物載體,通過風機供氧曝氣的作用使污水達到充氧的目的。A池內設機械攪拌,從O池的回流液回流至A池,在A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將大部分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并通過攪拌使氮氣從廢水中溢出,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A池出水至O池,O池內設鼓風曝氣,去除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并將進水中的大部分氨氮轉化成硝酸鹽氮;可以根據廢水的需要,調整O段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通過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吸附、氧化并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有機物、氨氮去除率高。然而,由于沒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同時,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了運行費用。另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2)SBR法
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成你好終出水水質不達標。目前國內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后期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技術不成熟等原造成SBR污泥排放控制困難等問題。
3)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傳統的生化處理方法,生物填料為固定床上的半軟性填料。利用半軟性填料作為微生物的附著載體,生物均勻分布在生物填料上,這樣就避免了微生物分布不均的現象,同時,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不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
4)MBR工藝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結構的浸沒式膜組件置于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由泵通過膜過濾后抽出。它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取代了傳統生化工藝中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由于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統固液分離的能力,從而使系統出水水質和容積負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結合不同的工藝,出水可以達到景觀用水或雜用水標準。由于膜的過濾作用,微生物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活性污泥泥齡的*分離,消除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脹問題。膜生物反應器具有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強,可同時進行硝化、反硝化、脫氮效果好、出水水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設備緊湊、操作簡單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和各種可生化工業廢水的處理及回用中。
微動力污水處理工藝
1、一級處理:百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2、 二級處理: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度污泥。
3、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知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然后,二級生化處理系統的概念就比較清晰了:
污水生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道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日前大多數城市污水版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權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二級生化處理系統是相對一級處理來說的,一級處理包括格柵沉砂池等物理攔污系統,二級處理則是靠污水里的微生物來分解、降解污染物。
一級是物化,二級是物化+生化 大型污水廠一般是:格柵間——曝氣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A/O或氧化溝法)——二沉池。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微動力設備特點:
1、該設備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有機污水。
2、設備的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接觸氧化工藝,并比活性污泥地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澎漲。
3、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用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4、全套設備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有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全部裝置設備于地表以下。
5、整個處理設備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6、不需要壓縮容器。空氣壓縮機和循環泵等設備,從而大大減少了投資費用。
7、所需動力低,維修和人工操作少。
8、如該設備用于寒冷地帶,可把檢查孔加高,使設備埋沒在凍土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