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棗莊創綠環??萍加邢薰?b class="member-infor">
我司專業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設計,該設備適用于各類生活、醫療等行業的小型污水處理,保證出水達標,歡迎新老客戶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設計
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利用膜生物反應器(MBR)進行污水處理及回用的一體化設備,其具
有膜生物反應器的所有優點:出水水質好,運行成本低、系統抗沖擊性強、污泥量少,自動化程度高等,另外,作為一體化設備,其具有占地面積小,便于集成。它既可以作為小型的污水回用設備,又可以作為較大型污水處理廠(站)的核心處理單元,是目前污水處理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楊工 183 6326 0519
醫院污水三級處理方案介紹
醫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和痢疾菌等,該廢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同時也給下游居民飲用水帶來危害,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氣浮等工藝。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一級強化處理
對于綜合醫院(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過濾的固液分離方式需要反沖,操作管理較為復雜,而氣浮工藝中氣體釋放易導致二次污染。所以醫院污水中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工藝。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
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醫院污水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適用于處理出水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二級處理工藝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
傳染病醫院的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后進入調節池,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后,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如虛線所示)。各構筑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線消毒系統。
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消毒。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簡易生化處理工藝
簡易生化處理工藝的流程為“沼氣凈化池→消毒”。沼氣凈化池分為固液分離區、厭氧濾池和沉淀過濾區。三區的主要功能分別為去除懸浮固體,吸附膠體和溶解性物質,進一步去除和降解有機污染物,后通過沉淀和過濾單元去除剩余懸浮物和降解有機污染物,保證出水質量。所產生沼氣根據氣量大小作不同的處理,當1m3污泥制取沼氣達15m3以上時,收集利用;當1m3污泥制取沼氣不足15m3時,收集燃燒處理。沼氣凈化池利用厭氧消化原理進行固體有機物降解。沼氣凈化池的處理效率優于腐化池和沼氣池,造價低、動力消耗低,管理簡單。作為對于邊遠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醫院污水處理的過渡措施,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啟動前檢查工作說明
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是一款采用*技術工藝,并在總結萊特萊德銷往國內外大型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經驗的基礎上設計的一款全新醫院污廢水處理系統。風機及水泵采用自動交替運行控制,交替切換時間4小時。
1、啟動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時檢查好電路,接線控制柜線路是否正確,電壓及電流是否符合要求。啟動水泵時檢查水泵管路是否有滲漏及吸水,有無堵塞。
2、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水泵采用抗堵塞撕裂型潛污泵,其中二臺水泵的控制由微機通過檢測污水池中的液位來完成,當液位由低到高到達工作水位時啟動工作泵,如液位繼續上升到警戒水位時,關掉工作泵,啟動風機時檢查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切忌反轉。
3、當調節池污水較少,液面低于水泵啟動液位時,二臺水泵都停止工作,這時,為使污水設備內生物膜的正常生長,風機采用間歇啟動,啟動10分鐘,停止半小時自動運行。
4、沉淀池排泥控制,電磁閥氣提排泥或用污泥泵提升排泥,排泥周期為8小時,排泥時間為 8 分鐘。當氣提時二臺風機同時啟動以保證氣量的供給。
5、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控制中心在微機柜上按照設計編排工作程序一次完成,手動控制通過面板上按鍵開關,由人工控制潛污泵、風機等開啟和關閉。
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下
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也可用老處理住宅小區、醫院,學校、別墅小區、賓館、療養院等生活污水的處理。水產加工場、牲畜加工廠、鮮奶加工廠等到生產廢水的處理。
地埋式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由二級池子組成,一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埋深較大,另一組為鋼結構,埋深較淺。鋼結構池采用國內*的互穿網絡防腐涂料進行防腐。
? ? ? ?設備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優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是一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互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物,它能耐酸、堿、鹽、汽油、煤油、耐老化、耐沖磨,能帶來銹防銹。設備一般涂刷該涂料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5年以上。
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它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設計消毒設施對比介紹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生病或者是受傷時先做的就是消毒處理,在醫院污水消毒中消毒裝置同樣是非常重要,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即使經過了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但是還可能殘留一些病毒和細菌。所以在地埋式 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中安裝醫院污水消毒設施是非常必要的。這種醫院污水消毒設施的殺菌范圍較廣泛,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水質問題。
大家都知道醫院是骯臟的地方,所以醫院排放出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菌以及放射性危害物質,近些年醫院污水消毒設施逐漸成為污水處理行業的一大關注點,所以在進行醫院污水處理時候必須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醫療機構污水消毒處理勢在必行。同時紫外線光波結合波長254nm的強紫外線C(UVC)照射水流,實現進一步廣譜殺菌,使醫療機構污水消毒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
1、臭氧發生器
醫院污水消毒設施之一的臭氧發生器目前已經被歐美發達國家廣泛應用在醫院污水處理消毒上。近些年來我國醫院污水處理工程的也逐漸引進了這種醫院污水消毒設施,其對增加消毒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臭氧發生器可以除鐵、錳、銹,還可以有機物氧化分解消毒殺菌。
2、紫外線消毒器
醫院污水消毒設施之一的紫外線消毒器是目前為好用的一種消毒設施,原理是利用紫外線殺死細菌和病素等。使用紫外線消毒器消毒殺菌時,水中污染物的物理性質不發生變化。醫院污水消毒之紫外線消毒器殺菌消毒原理是被處理水經進水口進入紫外線消毒器腔體,紫外線光波對水具有空化、混合、裂解、氧化、推流、殺菌、滅藻作用,實現了輔助殺菌和對有機物的降解,其產生的局部激波能使被處理水產生紊流現象,使水與紫外線更加充分均勻的接觸,達到更加高效的殺菌效果。
消毒速度快、消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節約能源、成本低廉、減輕勞,動強度。尤其適用于食品飲料工業用水消毒。醫院污水紫外線消毒設備不單單適用于醫院污水消毒處理中,還同樣適用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為水源的工廠、機關、、學校、農場及一切公共場所。
一、設計依據
1)設計單位提供的有關資料;
2)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
3)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
4)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規范》(CECS128:2001);
5)環境噪聲標準(GB5096-93);
6)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7)給水排水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有關技術規范;
8)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9)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二、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排放標準;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 全自動程序控制,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系統運行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一體化埋地式)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可變性、適應性和*性;考慮到系統的事故應急排放措施;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和場地。
三、設計范圍
1)從污水處理格柵井開始到處理設施的達標排放口為止。
2)污水處理工程的工藝流程,工藝設備選型,工藝設備的結構布置,電氣控制
說明等設計工作。
3)污水處理工程的鋼工藝結構,設備的施工、安裝、調試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動力配線,由業主將主電源引至污水處理工程的配電控制箱,需方將動力線拉至控制箱,設備2米范圍內線纜由我公司負責 。
5)不包括污水的收集管網及污水排出界區的外排水管網。
第二章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
排放標準及設計規模
一、污水來源
該排放污水主要為醫療,其中污水中COD、BOD、氨氮等指標均超標,如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必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故該醫療污水需先經管道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系統,經處理后的污水方可排放。
二、污水性質
綜合醫療污水。
三、污水水量
根據設計單位估算,平均排水量為3T/h,則本方案按3T/h醫療污水設計處理運行。
四、設計出水水質
根據當地環保部門要求,出水水質指標需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標準,其相關水質指標如表1示。
表1 廢水排放標準
序號 污染物 濃度
1 pH 6~9
2 BOD5 ≤20mg/L
3 NH3-N ≤20mg/L
4 大腸桿菌群數 ≤500個/L
5 SS ≤20mg/L
第三章 設計處理工藝
一、工藝選擇
本工程處理的污水為典型的醫療污水,究其BOD/COD值在0.5以上,屬可生化性較好,因此擬采用二級生化工藝,該處理工藝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合格達標排放。
二、工藝流程
見下圖:
醫療污水
二氧化氯粉劑
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排
注: *生化池、O級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均為鋼結構。
三、工藝說明
1)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入格柵井,通過格柵攔污后自流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
醫療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3,可生化性較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是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 MBR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經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氣水比15:1。
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一部分流入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
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經消毒池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我公司引進的目前進的脈沖氣提裝置,一部分提升至*池,進行內循環,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內濃縮后的污泥消毒后外運或填埋處理。
2)污泥處理工藝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紤]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于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后,由人工每年清理外運作農肥。
四、工藝設施
1、化糞池
污水由進糞口自流進入*池,池內糞便開始發酵分解、因比重不同糞液可自然分為二層,下層為塊狀或顆狀糞渣,上層為比較澄清的糞液。下層糞渣中含細菌和寄生蟲卵zui多,糞液層含蟲卵zui少,初步發酵的糞液經過溢流至第二池,而將大部分糞渣阻留在*池內繼續發酵。流入第二池的糞液進一步發酵分解,蟲卵繼續下沉,病原體逐漸死亡,糞液得到進一步無害化,產生的糞渣比*池顯著減少。再經過溢流入第三池的糞液更加澄清。糞液在第三池中發生水解酸化。
2、調節池
為了使管渠和構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影響,需在廢水處理設施之前設置調節池。 對于有些反應,如厭氧反應對水質、水量和沖擊負荷較為敏感,所以對于工業廢水適當尺寸的調節池,對水質、水量的調節是厭氧反應穩定運行的保證。
3、*生物處理池(缺氧池)
☆ 設置目的:
因為醫療污水中有機氮含量高,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會以氨氮的形式出現,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標會升高,而氨氮也是一個污染控制指標,因此在接觸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帶入的硝酸鹽和進水中的有機物碳源進行反硝化,使進水中NO2-、NO3-還原成N2達到脫氮作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降解氨氮值。
☆ 設計特點:
內置高效生物彈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時可調節成為O級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時間,提高系統處理效率。
該池設計為鋼結構,埋地式。
4、O級生物處理池(生物接觸氧化池)
☆ 設置目的:
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 設計特點:
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等部分組成。
生物接觸氧化法以生物膜法為主,并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1)它具有單位體積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多,因而有機負荷較高,接觸時間短,處理效率高,有利于縮小處理構筑物容積,減少占地面積,節省基建投資。(2)污泥不需回流,不會發生污泥膨脹,運行管理簡便。(3)系統沖擊負荷能力強,這種方法由于填料上生長著大量生物膜,對負荷變化適應性強,在間隙運行條件下,也有一定的功效,因此對于排水不均勻的制藥廢水更有實用意義。(4)掛膜培菌簡單。一般7~5天就可以掛膜,在經20天左右馴化便可投入運行。
池中填料采用彈性立體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
易掛膜耐腐蝕不結團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更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填料成籠式安裝,拆卸、檢修方便。
池中曝氣管路選用優質ABS管,耐腐蝕。曝氣頭選用微孔曝氣頭,不堵塞 ,氧利用率高。
該池設計為鋼結構,埋地式。
5、沉淀池
☆ 設置目的:
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 設計特點:
采用三角堰出水,使出水效果穩定。
污泥采用氣提法定時排泥至污泥池,并設污泥氣提回流裝置,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處理池進行硝化和反硝化,也減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
該池設計為鋼結構,埋地式。
6、消毒池
☆ 設置目的:
按有效消毒停留時間為30分鐘以上。在本單元大腸桿菌和其它細菌得到zui有效的殺滅,此時出水細菌個數<100個/L。本單元設置溢流排放口。
☆ 設計特點:
消毒池內設計消毒裝置,導流板,接觸消毒方式。該投加方式具有投加方便,簡單安全等特點。
該池設計為鋼結構,埋地式。
6、風 機
☆ 設置目的:
供A/O級生化池、調節池中充氧曝氣,攪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 設計特點:
設置1臺。型號HG-1500,功率1.5kw。
風機設計該機具有體積小,噪聲低,風量足,性能穩定可靠等特點。
7、自動控制柜
主機機采用正源電控柜,其它主要電器元件采用正泰產品,進行全自動控制運行??刂乒裥枰胖糜谠O備間內。
五、工藝特點
? 采用成熟的AO工藝路線,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以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
? 具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能力,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的特點;
? 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大大降低污泥的生成量;
? 采用新型填料,掛膜快,壽命長,處理見效快;
? 充分考慮二次污染產生的可能性,將其影響降低至zui低程度;
? 采用集中控制、自動化運行,易于管理維修,提高系統可靠性、穩定性。
? 系統處理設施全部設置在地表以下,不占地表面積,可作綠化,又利于防凍。
第五章 二次污染防治
一、臭氣防治
a、污水站各池體均被密閉,以防臭氣外逸。
b、各可能產生異味的池體分別設置空氣管進行曝氣和好氧消化,從而盡可能減少異味產生。
C、有條件盡量設置臭氣高空排放管道。
二、噪聲控制
a、系統處理設施設計在小區邊圍,對周圍外界環境影響小。
b、風機選用低噪聲型,本機噪聲≤80dB,風機進出口均采用消聲器,底座用隔震墊,進出口風管用可撓橡膠軟接頭等減震降噪措施。
c、確保周圍環境噪聲:白天≤60dB,晚上≤50dB。
三、污泥處理
a、污泥由二沉池排放,大量回至*生物處理池,從而減少污泥產量。
b、污泥處理過程中產生污泥部分排入污泥池進行重力濃縮和好氧消化分解,從而減少污泥體積,提高污泥穩定性。
c、污泥池內剩余污泥由清潔管理部門定期抽吸外運,從而有效地解決污泥出路避免二次污染的產生。
四、防 腐
本設計方案中土建構筑物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內液位以下管道采用優質工程管道ABS,以確保整體使用壽命達三十年以上。
第六章 電氣控制和生產管理
一、工程范圍
本自動控制系統為污水處理工程工藝所配置,自控專業主要涉及的內容為該污水處理系統中水泵與液位的連鎖、報警、風機的交替動作、風機與進水泵的聯鎖工作,電磁閥的定時工作等。
二、控制水平
本工程中采用自動控制。系統由 控制柜、配電控制屏等構成,為此可專門設立一個控制室。
三、控制方式
本工程裝置內所有電動機均采用集中自動控制,電動機連鎖由儀表專業的 實現。
四、用電負荷及等級
本污水站總裝機容量3.55kw所有用電負荷均為380V和220V低壓用電負荷。裝置以*的設計能力運行時。
五、電源狀況
因業主沒有提供基礎資料,本裝置所需一路380電源暫按引自辦公區變電所。
六、電氣控制
污水處理系統電控裝置為集中控制,主要自動控制調節池內水泵提升;風機啟動及互相切換;電磁閥的定時工作,需要時(如維修狀態下)可切換到手動工作狀態。
(1)、風 機
風機設置1臺,風機8-12小時內交替運行。風機與水泵實行聯動,當水泵停止工作時,風機間歇工作。
(2)、電磁閥
沉淀池中的污泥氣提閥,每隔6小時工作一次,每次歷時10分鐘。
污泥消化閥每隔4小時工作一次,每次歷時10分鐘。
(3)、其 他
a、各類電氣設備均設置電路短路和過載保護裝置。
b、動力電源由本電站提供,進入污水處理站動力配電柜。
七、生產管理
(1)、維 修
如本污水站在運轉過程中發生故障,由于污水處理站必須連續投運的機電設備均有備用,則可啟動備用設備,保證設施正常運轉,同時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檢修。
(2)、人員編制
污水處理站實行24小時連續運轉,由于處理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所以只需配備一名管理操作人員,負責格柵清渣和日常巡視、操作、維護等工作。
(3)、技術管理
進行污水處理設備的巡視、管理、保養、維修。如發現設備有不正常或水質不合格現象,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證處理系統的正常運化。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