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深圳前海沃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79發布時間:2017-6-9
沃華環保帶您解讀《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75.1%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
環保部6月5日發布的《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84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24.9%;254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5.1%。
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比2015年上升2.1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1.2%。
公報顯示,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階段實施監測的7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2%,比2015年上升3.0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5.8%;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9.1%。
474個城市(區、縣)開展了降水監測,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的酸雨城市比例為19.8%,酸雨頻率平均為12.7%,酸雨類型總體仍為硫酸型,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云貴高原以東地區。
全國地表水1940個評價、考核、排名斷面中,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2.4%、37.5%、27.9%、16.8%、6.9%和8.6%。以地下水含水系統為單元,潛水為主的淺層地下水和承壓水為主的中深層地下水為對象的6124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監測點分別占10.1%、25.4%、4.4%、45.4%和14.7%。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897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監測斷面(點位)中,有811個全年均達標,占90.4%。
春季和夏季,符合*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均占中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5%。近岸海域417個點位中,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和劣四類分別占32.4%、41.0%、10.3%、3.1%和13.2%。
2591個縣域中,生態環境質量為“優”“良”“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548個、1057個、702個、267個和17個。“優”和“良”的縣域占國土面積的44.9%,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
全國現有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草原面積近4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全國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750個,其中陸地面積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4.88%;國家自然保護區446個,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9.97%。
322個進行晝間區域聲環境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區域聲環境等效聲級平均值為54.0分貝;320個進行晝間道路交通聲環境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道路交通等效聲級平均值為66.8分貝;309個開展功能區聲環境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晝間監測點次達標率為92.2%,夜間監測點次達標率為74.0%。
全國環境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本底漲落范圍內,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相應限值。
2016年共出現46次區域性暴雨過程,為1961年以來第四多,全國有四分之三的縣市出現暴雨,暴雨日數為1961年以來zui多;強降水導致26個省(區、市)近百城市發生內澇;與2000年以來均值相比,農作物受災面積、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別少14%、27%、49%、57%,直接經濟損失偏多150%。全國沒有出現大范圍、持續時間長的嚴重干旱,旱情較常年偏輕;與2000年以來均值相比,作物受旱面積、受災面積、人飲困難數量分別少31%、51%和80%。
該公報由環保部會同*、*、*、*、*、*、國家*、國家*、*、*、國家*和*等主管部門共同編制完成,是反映中國2016年環境狀況的公開年度報告。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