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系不僅起著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與營養的基本作用,還具有合成植物激素和必需物質的功能。現代借助植物根系分析儀可以分析根部生長情況。根據是否有明顯的不定根, 可將植物根系劃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兩大類。大部分雙子葉植物具有直根系, 其模式植物為擬南芥, 直根系由主根和側根組成; 而大部分單子葉植物具有須根系, 水稻為其典型代表。須根系由初生根(胚根)和不定根(又稱冠根)以及各級分支側根組成, 其中不定根占較大比例。
側根是植物根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發生和發育受到內源植物激素和外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生長素在側根發生起始、側根原基的發育和側根突破母體表皮等階段均發揮關鍵作用。借助植物根系分析儀研究側根的發育和形態解剖結構以及信號調控途徑等, 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側根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農業意義。然而,相對于研究已經非常深入和透徹的雙子葉植物尤其是擬南芥,在單子葉植物,特別是與糧食生產、飼料加工等密切相關的禾谷類作物中,側根和根系發育的研究較為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開展以根系優良性狀為目標的作物育種等實際工作造成了困難。因此,未來對于單、雙子葉植物側根發生發育的過程和調控機理,特別是在側根發生起始部位的差異和側根露出過程中的差異等要進行系統性的比較分析,并更加側重于水稻等禾谷類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