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鎮江醫院污水處理設備供應
閱讀:275 發布時間:2017-3-31污水處理設備就是恒新環保,沒錯!
選擇恒新就對了!選擇恒
新環保為自己多一份保障。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池內填料間的生物膜有時會出現堵塞現象,尚待改進。研究的方向是針對不同的進水負荷控制曝氣強度,以消除堵塞;其次是研究合理的氧化池池型和形狀、尺寸和材質合適的填料。
采用接觸氧化法工藝的一體化污水處理產品主要由調節池或沉淀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風機房組成。
10
淀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池,風機房組成。 基本流程:
5.3 缺氧—好氧工藝(A-O工藝)
該工藝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典型代表,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具有良好的脫氮功能。好氧池的作用主要是進行有機物的氧化,并進行氨化、硝化作用。而缺氧池的作用主要是進行反硝化,從而完成生物脫氮。廢水首*入缺氧池,在缺氧池中,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回流污泥中的硝態氮還原成氮氣溢出廢水。廢水在好氧池中進行有機物的氧化,去除COD,同時進行有機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好氧段后設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至缺氧段,以提供充足的反硝化菌。同時還將好氧段內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以保證缺氧池有足夠的硝態氮。
該工藝實質是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只是增加缺氧池以達到脫氮的目的。所以該方法與傳統活性污泥法優缺點一樣,優點是技術成熟,操作簡單;缺點是建設投資較大,易發生污泥膨脹,脫氮主要靠回流,動能消耗較大,好氧池的占地面積大等問題。
人工快滲處理技術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簡稱CRI系統,是一種新型的污水土地處理工藝。該系統的滲濾池為人工填充的天然河砂(天然河砂選用一定的顆粒級配),并摻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以保證既有較高的水力負荷,又能滿足出水的處理目標。根據已有的工程經驗,對于河流污水水力負荷可達1.5m3/(m2•d)以上,對于生活污水,其水力負荷可達1m3/(m2•d)以上,出水質量CODcr一般在40mg/L以下,zui低小于20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
在正常運行過程中,濾料表面生長著生物膜,當污水流過時,通過吸附和過濾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同時,因濾料表面(特別是滲池上部濾料表面)生長著豐富的生物膜,當污水流過濾料時,利用濾料的高比表面積形成的生物膜的降解能力對污水進行快速凈化。就氮的去除而言,落干時產生銨化和硝化作用,淹水期產生反硝化作用,氮通過上述轉化過程而被去除。
污水中的COD和BOD5一般由懸浮性和溶解性兩部分組成,前者可以通過機械過濾,后者可以通過吸附與生物作用而分別得到去除 5.5 MBR 膜生物反應工藝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利用膜的分離功能,使酶或細胞截留在反應器系統中,同時完成生物反應和產物分離過程的生物反應器,是將超、微濾膜分離技術與污水處理中的生物反應器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污水處理裝置。超、微濾膜組件作為泥水分離單元,可以取代二次沉淀池。超、微濾膜截留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絮體和較大分子有機物,使之停留在反應器內,使反應器內獲得高生物濃度,濃度zui高可達30g/L,是傳統工藝的8~10倍,并延長有機固體停留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率,與傳統工藝相比,污水在生化池內停留時間能縮減到1/3~1/4。同時,經超、微濾膜處理后,出水質量高,懸浮固體和濁度接近零,可以直接用于非飲用水回用。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幾乎不排剩余污泥,且具有較高的抗沖擊能力。
MBR工藝在實際的工程案例中應用較成功的是在中水回用工程或色度較高、較難處理的工業污水上,但是該工藝的主體設備MBR膜的造價和運行維護成本都較高,在運行過程中MBR膜片一般3個月左右就要用專門的藥水清洗一次,一段時間運行之后,需要更換膜片,重復成本巨大,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大體上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污水處理廠,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及分析,中小城鎮污水處理站必須符合靈活機動、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自動化能力高等特點。生物接觸氧化法存在著濾料更換,構筑物維修困難的缺點,而MBR膜處理工藝又存在運行成本過高,不易維護及需要二次更換等弊端,A-O工藝建設投資較大,易發生污泥膨脹,脫氮主要靠回流,動能消耗較大,好氧池的占地面積大等問題。以上工藝均無法滿足中小城鎮污水處理的實際應用原則。根據對重慶地區地理特征的研究以及小型污水處理特征的研究,NLB污水處理工藝、人工濕地及人工快滲工藝對于山區小型污水處理廠有著顯著的*性及實用性。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雖然NLB、人工快滲、人工濕地均可適應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要求,但是不管從污水處理系統占地面積、建設周期、建設成本、管網投資、出水穩定及自動化程度等方面,NLB污水處理工藝都占據著顯著的優勢。在重慶地區鄉鎮污水處理項目中,更適應當地特殊的地形特點,充分發揮了NLB設備占地面積小、靈活機動、節能、高自動化等特點。
七、結論
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水源分散、管網鋪設難度大、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較低等特點,決定了在小城鎮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首先必須擁有經濟、、節能和簡便易行等方面的優勢。 經濟即占地面積少以節省征地費、盡量減少處理設施及管網投資以減少總投資費用,
即出水在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還能部分的脫氮除磷,防止水體的富營養化;
節能即盡量采用經濟節能型設備或減少處理設施的數量,減少運行費用;
簡便即對操作運行人員的水平要求不高以適應小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人員特點,減少維護人員數量,減少運行費用。采用NLB景觀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占地面積小,日處理200方污水處理站占地可低至 130m2 ,噸水建設成本(不含管網)約為 2000元 ,噸水耗電可低至0.18 度 ,噸水運行費用為 0.18元 , 云陽縣黃石鎮污水處理示范項目污水處理總規模為 400 m3/d,所需維護人員 1 人,故本工藝*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經濟、、節能、簡便的原則,經濟性和合理性均可達到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