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日處理1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銷售
閱讀:220 發布時間:2019-10-17日處理1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銷售
來到這里你能找到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型號有0.5t/h、1t/h、1.5t/h、2t/h、2.5t/h、3t/h、3.5t/h、4t/h、4.5t/h、5t/h、12.5t/h、10t/h3t/d、5t/d、8t/d、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500t/d、1000t/d,10噸每天的污水設備價格僅需25000元,HB-50-500二氧化氯投加器3000元。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設備遠銷國外,保認可的廠家,請放心購買。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沒有分子氧及化合態氧存在的條件下,兼性細菌與厭氧細菌降解和穩定有機物的生物處理方法。
有機物的厭氧分解過程可分為兩階段(即酸性發酵階段和堿性發酵階段)。酸性發酵階段,有機酸的大量積累,廢水pH下降,故此得名。在產酸細菌作用下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有機物,如各種有機酸和醇類以及CO2、NH3、H2S等。在堿性發酵階段,NH3對有機酸有中和作用,pH值上升,產甲烷菌把階段分解產物有機酸和醇類分解成CH4和CO2,隨著有機酸的分解,有機物的終厭氧分解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故稱為堿性發酵。厭氧處理會改變廢水中污染物質的結構,改變污泥的活性,很多物質得以降解。
由于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不需另外提供電子受體,故運行費用較低。此外,它還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甲烷)等優點。其主要缺點是反應速率慢,反應時間長,處理構筑物容積大等。
AvN技術的原理與核心
AvN是由美國WorldWaterWorks研發推廣的一項污水處理過程控制及優化的技術。它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能夠幫助污水處理廠達到氨氮和總氮的出水排放標準,并且不需要對現有污水廠的規模進行擴建改造。整個過程能實現能源利用并且能在低碳需求的條件下達到目的。因此,污水中更多的碳源能夠被導向厭氧消化從而增加生物沼氣的產量。
在主流式短程生物脫氮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維持的氨氧化細菌(AOB)速率,另一方面需要抑制亞硝酸鹽氧化細菌(NOB)的活性。AvN技術通過控制二者之間的平衡來達到篩選分離出理想優勢菌種,并達到短程生物脫氮的目的。與傳統硝化/反硝化相比,如果能夠成功抑制NOB的亞硝酸鹽氧化,那么就可以節省25%的氧氣消耗以及40%的有機碳源。在美國,大多數厭氧氨氧化技術被應用在側流式脫氮過程中,而AvN則可以將這項脫氨技術應用在主流式脫氮領域。整個過程控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氨氮,氮氧化物,溶解氧,側流式厭氧氨氧化過程中AOB的引入,污泥停留時間(SRT)的調控等。AvN通過控制脫氨過程中的出水氨氮與氮氧化物之間的濃度關系,進而做到“硝化/部分硝化能夠被反硝化的那部分氨氮”,終在給定碳氮比的條件下達到出水總氮濃度的目標。
好氧生物處理法又包括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曝氣生物濾池等)?;钚晕勰嗫煞纸獯罅康挠袡C物質并能去除部分色度,pH值還可以得到微調,運轉及出水水質穩定且費用低。生物膜法是通過生長在填料,如濾料、盤面等表面的生物膜來處理廢水的方法。生物膜是覆蓋在濾料或填料表面,長滿了各種微生物的粘膜,通過與廢水的接觸,廢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廢水得到凈化。生物膜法的食物鏈比活性污泥較長,生物相也比活性污泥法更豐富。其中,大量的絲狀菌對碳源要求較高,反應靈敏,具有較強的吸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好養生物處理法因操作簡單、處理量大而得到了廣泛應用。
物化預處理+微生物強化處理工藝
現有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包括化學法、物理法等,耐受沖擊力差、生化效率低、耗時長、二次污染和殘留嚴重且改造提升空間低。研究針對以上現有處理技術的缺點,開發了物化預處理+微生物強化處理工業廢水技術路線,技術指標:在1T中試及1000T規模菌劑試驗中,鹽度適用范圍0-18%,COD去除率>90%,色度去除>99%,鹽度去除50%。同時降低基建投資70%,減少運維40%以上。
物化預處理+微生物強化處理工藝包括以下幾項核心技術:
1.微生物多樣性與菌種庫建設
工藝通過篩選鑒定、菌種保藏、信息更新、菌種查找、菌種應用的流程建立了微生物多樣性與菌種庫,目前已擁有的菌種類別和數量如下表。
2.功能菌群構建及群落解析
該工藝主要對功能菌群的結構和功能進行解析。解析結構的手段包括高通量測序、群落基因芯片、克隆、DGGE等。解析功能的手段包括宏基因組測序、功能基因芯片、HPLC、NMR等。
3.嗜鹽菌篩選及高鹽堿性污染治理
嗜鹽菌篩選及高鹽堿性污染治理是針對嗜鹽菌生長慢、降解能力弱的問題而進行開發的突破嗜鹽菌擴培的技術,技術可以實現快速生化反應以及快速掛膜。
4.高COD工業廢水預處理技術
工業廢水鹽度高、有機物組分復雜、難生化處理,基于此,研究開發多種預處理技術以解決以上問題,包括電滲析裝置、電滲析填料、選擇性離子膜、活性菌落掛膜等。
5.生物菌劑及微生態營養制劑
微生態營養制劑是微生物菌劑經過發酵培養,其部分發酵產物經水解,再與不同營養物質配比而成,用于強化污水生化處理的添加劑。其組成包含孢子化功能菌(主要成分),發酵代謝產物、蛋白質、生物酶、促生素等(促生成分),氮、磷、其他微量元素(輔助成分)。微生態營養制劑可以增強細胞代謝強度,促進增殖,提高對毒性污染物氧化分解能力,提高系統抗沖擊性和穩定性。不需較大硬件投入使系統的處理水質有明顯提高。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來降解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并將其轉變成穩定且無害的成分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生物處理法具有經濟、有效的特點,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研究。根據微生物對氧的要求不同,分為好氧菌、厭氧菌和兼氧菌三類。根據所利用細菌種類的不同,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和缺氧生物處理等。
(1)好氧生物處理法
好養生物處理是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細菌)降解有機物,使其分解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在有機物的好氧分解過程中,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有機物首先透過細菌的細胞壁為細菌所吸收,固體和膠體狀的有機物首先被細菌吸附,在細菌分泌的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溶解性物質,再滲入細菌細胞內。進入細胞內的溶解性有機物在內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如CO2、H2O、NH3、NO3-、SO42-和PO43- 等,同時釋放能量,稱為異化作用。同時,細菌利用這部分能量作為生命活動的能源,另一部分有機物作為其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使細菌繁殖,稱為同化作用。在有機物氧化和合成的同時,有一部分細胞物質被氧化分解,同時釋放出能量,為細菌的內源呼吸。當環境中的有機物充足時,細胞物質大量合成,內源呼吸不明顯,當環境中的有機物不足時,內源呼吸就成為細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微生物生理指標法
微生物與廢水接觸后,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和能源進行新陳代謝,微生物生理指標法就是通過觀察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來判定該種廢水的可生化性。目前可以作為判定依據的生理生化指標主要有:脫氫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
1、脫氫酶活性指標法
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是在各種酶的參與下完成的,其中脫氫酶起著重要的作用:催化氫從被氧化的物質轉移到另一物質。由于脫氫酶對毒物的作用非常敏感,當有毒物存在時,它的活性(單位時間內活化氫的能力)下降。因此,可以利用脫氫酶活性作為評價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能力的指標:如果在以某種廢水(有機污染物)為基質的培養液中生長的微生物脫氫酶的活性增加,則表明微生物能夠降解該種廢水(有機污染物)。
2、三磷酸腺苷(ATP)指標法
微生物對污染物的氧化降解過程,實際上是能量代謝過程,微生物產能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其活性的高低。三磷酸腺苷(ATP)是微生物細胞中貯存能量的物質,因而可通過測定細胞中ATP的水平來反映微生物的活性程度,并作為評價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能力的指標,如果在以某種廢水(有機污染物)為基質的培養液中生長的微生物ATP的活性增加,則表明微生物能夠降解該種廢水(有機污染物)。
此外,微生物生理指標法還有細菌標準平板計數、DNA測定法、INT測定法、發光細菌光強測定法等。
雖然目前脫氫酶活性、ATP等測定都已有較成熟的方法,但由于這些參數的測定對儀器和藥品的要求較高,操作也較復雜,因此目前微生物生理指標法主要還是用于單一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態毒性的判定。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一種集物理過濾、化學吸附和生物氧化為一體,環保、經濟、、節能的新型生物膜污水處理技術。在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方面,BAF中高濃度的微生物、復雜的生物種類與結構以及良好的截污過濾能力,使其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有機廢水深度處理中。曝氣生物濾池(BAF)是一種集物理過濾、化學吸附和生物氧化為一體,環保、經濟、、節能的新型生物膜污水處理技術。在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方面,BAF中高濃度的微生物、復雜的生物種類與結構以及良好的截污過濾能力,使其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有機廢水深度處理中。
填料粒徑對BAF的處理效能和運行周期都有重要影響,填料粒徑越小,處理效果越好,但填料粒徑較小時,濾池容易堵塞,運行周期相對較短,需頻繁反沖洗,且不易發揮填料深層的作用。填料的密度大小關系到生物濾池反沖洗強度的大小,密度越大,反沖洗強度越大,則需要的能量消耗越大。在國外,Kent和Williams等人依據BEWA(the British Effluent and Water Association)標準,對常見的7種可用作BAF的填料進行了系統試驗分析,認為Arlita(膨脹球形粘土)適合作為BAF的填料。在國內,對BAF填料的研究主要以陶粒為主。曹春艷等通過實驗對沸石、活性炭、建筑陶粒、工程陶粒四種填料的研究,表明在水力停留時間為1.5h,進水COD為150mg/L,有機負荷為0.74kgCOD/(m3·d)時,工程陶粒是BAF的佳濾料。其他研究人員對一些新型的陶粒填料如粘土陶粒、納米改性陶粒、陶土(高嶺土)陶粒、粉煤灰陶粒等進行BAF試驗發現,陶粒填料與具有規則形狀的有機填料相比,具有強度大、空隙率大、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好、生物附著性強、截污能力強等優點。在實際工程中,應用球形輕質多孔生物陶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國內有數10個BAF采用其作為填料,從實際運行的效果分析,都能滿足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