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一天5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341 發布時間:2019-10-17一天5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小宇環保設備的質量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一分價錢一分貨,用的都是的材料,抗氧化,抗腐蝕。用過一次都說好。
微波輻照再生法
微波輻照再生法是在熱再生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活性炭再生技術。其原理是以電為能源,利用微波輻照加熱實現再生[11]。東南大學傅大放等以新炭值變化為評價標準,研究吸附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活性炭微波再生條件。
通過正交試驗,探討了活性炭再生效率與微波功率、微波輻照時間、活性炭的吸附量等因素的關系。試驗中的再生效率出現在功率為HI(W),輻照時間約為80s時。比較極差S可知,對再生后活性炭值恢復影響大的是微波功率,其次是輻照時間,后是活性炭的吸附量。微波輻照法再生活性炭的時間短。能耗低、設備構造簡單,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然而,在微波加熱使有機物脫附過程中,是否有其它的中間產物產生等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催化濕式氧化法
傳統濕式氧化法再生效率不高,能耗較大。再生溫度是影響再生效率的主要原因,但提高再生溫度會增加活性炭的表面氧化,從而降低再生效率。因此,人們考慮借助催化劑,采用催化濕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同濟大學水環境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開展此方面的研究。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人心,活性炭再生工藝與技術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一些傳統的活性炭再生技術與工藝在近幾年有了新的改進與突破。同時新再生技術也在不斷涌現。雖然這些新興技術在工藝路線上還不成熟,目前尚無法投入工業使用。但它們的出現為活性炭的再生帶來了新思路與新探討。
超臨界流體再生法
物質的溫度和壓力高于其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時,稱為超臨界流體。許多物質在常壓常溫下對某些溶質的溶解能力極小,而在亞臨界狀態(近于臨界狀態)或超臨界狀態下卻具有異常大的溶解能力。在超臨界狀態下,稍改變壓力,溶解度會產生有數量級的變化[8]。利用這種性質,可以把超臨界流體作為萃取劑,通過調節操作壓力來實現溶質的分離,即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二氧化碳的臨界溫度為31℃,近于常溫,臨界壓力(7.2MPa)不甚高,具有無毒、不可燃、不污染環境以及易獲得超臨界狀態等優點,是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應用中的萃取劑。據近的研究資料表明,在CO2的臨界點附近,再生效率的變化很大;對未被烘干的活性炭,則需要延長其再生時間。對氨基苯磺酸而言,CO2超臨界流體法再生的溫度為308K,當溫度超過308K時,再生不受影響;當流速大于1.47×10-4m/s時,流速不影響再生;用HCl溶液處理后,會使活性炭再生效果明顯改善。對苯而言,再生效率在低壓下隨溫度的下降而降低;在16.0MPa壓力時的再生溫度為318K;在實驗流速下,再生效率會隨流速加快而提高[9]。
超聲波再生法
由于活性炭熱再生需要將全部活性炭、被吸附物質及大量的水份都加熱到較高的溫度,有時甚至達到汽化溫度,因此能量消耗很大,且工藝設備復雜。其實,如在活性炭的吸附表面上施加能量,使被吸附物質得到足以脫離吸附表面,重新回到溶液中去的能量,就可以達到再生活性炭的目的。超聲波再生就是針對這一點而提出的。超聲再生的大特點是只在局部施加能量,而不需將大量的水溶液和活性炭加熱,因而施加的能量很小[10]。
研究表明經超聲波再生后,再生排出液的溫度僅增加2~3℃。每處理1L活性炭采用功率為50W的超聲發生器120min,相當于每m3活性炭再生時耗電100kWh,每再生一次的活性炭損耗僅為干燥質量的0.6%~0.8%,耗水為活性炭體積的10倍。蘭州鐵道學院王三反進行了超聲波再生法的試驗。結果表明,超聲再生具有能耗小、工藝及設備簡單、活性炭損失小、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但其只對物理吸附有效,目前再生效率僅為45%左右,且活性炭孔徑大小對再生效率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