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一天5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一體機
閱讀:262 發布時間:2019-9-5一天5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一體機
小宇環保生產、設計、銷售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氣浮機。
我們生產、設計的污水設備主要適用于生活污水、醫療污水、洗滌污水、養殖污水、屠宰污水及同類別的生產污水。客戶想要下單、選購適合自己型號的設備可以隨時咨詢我們。本公司在設備質量、售后及工藝方面是值得信賴的廠家。
臭氧氧化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采用臭氧結合鈣基吸收劑對電廠煙氣中NOx、SO2、Hg 等進行協同氧化降解。采用混合吸收漿液協同吸收時脫硝效率超過86%,脫硫為99%。NOx的液相吸收產物為NO-2。電廠原煙氣經臭氧氧化、靜電除塵后Hg 濃度較低,氧化效率非常明顯,達到99% 以上。二噁英在高濃度的O3作用下降解率達到94% 左右。該技術成功應用于杭州中策清泉實業有限公司6 萬Nm3/h 炭黑鍋爐煙氣脫硫脫硝改造,在不影響工藝及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低溫氧化結合濕法脫硫塔實現NOx排放控制。實現SO2從1 000 mg /Nm3降至30 mg /Nm3,NOx從高800 mg /Nm3降至10 mg /Nm3。
一、污泥處理處置現狀
縱觀我國對于污水處理的研究,我國的污水處理行業對于污水處理比較重視,而較為忽視對于污泥方面的處理。并且由于我國存在的污水處理廠較少,進而產生的污泥量也較少,因此對于剩余污泥的處理一直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
現如今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污水的產生量急劇加大,在對生活污水處理量加大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對于污泥的處理的壓力增加。隨著城市的發展,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大難題,制約著城市的發展建設。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污泥圍城”的現象。由于早期的一些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設施和工藝上面存在缺陷,往往是將污水和污泥的處理分為兩個不同的單元進行。對于污水處理單元加以重視從而獲得較高的污水處理率,卻沒有對污泥排放進行嚴格的監管。更有一些處理廠,為了節省費用和時間,直接忽略了對污泥的處理,直接通過簡單堆放、填埋以及隨意外放的方式將污泥排放出去。由于污泥自然降解的時間較長,前期的污泥沒有降解,新的污泥又堆放了過來,并且污泥對于土地和周圍環境會產生污染,長此以往,將會給城市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進而限制城市的發展。
二、污泥處理處置的一般原則
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處理處置一般遵循4項原則,分別是減量化原則、無害化原則、穩定化原則和資源化原則。其中污泥處理的終目標是要做到污泥的“資源化”,而“無害化”則是污泥處理過程中的重點。通過技術對污泥進行處理,使污泥由廢物變成可用物,可以在根本上解決污泥對于環境的污染問題。下面將就污泥處置中的4項原則進行進一步闡述。
1減量化原則。減量化原則的具體要求是,通過污泥減量化技術使污泥在體積上減小,從而降低處理處置污泥的時間和費用。污泥減量化一般是采用焚燒和穩定的方法使得其質量減少,以及通過脫水和濃縮的方法對污泥體積進行縮減。實現減量化的技術一般包括臭氧法、超聲波技術、氯化法等。
2無害化原則。無害化原則的具體要求是,對污泥中的有害物質采用合理的工程技術予以去除,可以采取強制分解、殺菌消毒的方式使處理后的污泥不會對環境產生沖擊。防止污泥與其他物質接觸之后,使得一部分污染物通過其他物質轉移,保證了排放污泥的安全性,同時也保護了環境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3穩定化原則。穩定化原則的要求是,是根據生物厭氧或好氧的特點,采用消化工藝或者直接加入化學藥劑,使污泥中的有機物產生分解,終形成無害的穩定的產物。穩定的產物是指污泥中的各種成分都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包括污泥中的細菌和病原體以及臭味的去除。終保證污泥在處置之后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4 資源化原則。資源化原則的具體要求是指,在對污泥進行處理時,對污泥中含有的鉀磷氮等元素進行回收和處理,使之形成可以被利用的有用能源,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變害為利。因此,資源化是對污泥處理處置的終目標。
發酵好的有機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長,還可培肥地力等。
石灰投加技術
脫水后的污泥進入料斗,料斗中加入石灰和氨基璜酸,石灰投量為濕泥量的10%一15%,氨基璜酸的投量約為石灰投量的1%。由于氨基璜酸在反應過程中產生氨氣,增強了整個工藝的殺菌效果,降低了反應溫度。污泥、生石灰和氨基璜酸在料斗中攪拌后,由雙螺旋進料機推入柱塞泵進料口,通過柱塞泵送入反應器,在70℃下停留30 min,輸出的產品可達到美國EPA PART503 CLASS A標準。反應后的污泥泵送至料倉,密封容器中產生的氣體經洗滌塔處理后排放。
該工藝的特點:
pH>12,延續時間長,殺菌*;高pH使大部分金屬離子沉淀,降低了其可溶性和活躍程度;污泥的含固率可提高至30%;去除了污泥中的臭氣,系統全密封,無環境污染;系統全自動,操作維護簡單:加入少量氨基璜酸,減少了石灰用量和反應時間,降低了運行成本。
污泥碳化技術
所謂污泥碳化,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釋放出來,同時又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的碳值,使終產物中的碳含量大幅提高的過程(Sludge Carbonization o在世界范圍內,污泥碳化主要分為3種
(1)高溫碳化。碳化時不加壓,溫度為649—982℃。先將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約30%,然后進入碳化爐高溫碳化造粒。碳化顆粒可以作為低級燃料使用,其熱值約為8 360—12 540 kJ/kg(日本或美國)。該技術可以實現污泥的減量化和資源化,但由于其技術復雜,運行成本高,產品中的熱值含量低,當前尚未有大規模地應用,大規模的為30刪濕污泥。
(2)中溫碳化。碳化時不加壓,溫度為426—537℃。先將污泥干化至含水率約90%,然后進入碳化爐分解。工藝中產生油、反應水(蒸汽冷凝水)、沼氣(未冷凝的空氣)和固體碳化物。另外,該技術是在干化后對污泥實行碳化,其經濟效益不明顯,除澳洲一家處理廠外,尚無其他潛在的用戶。
(3)低溫碳化。碳化前無需干化,碳化時加壓至6—8 MPa,碳化溫度為315℃,碳化后的污泥成液態,脫水后的含水率50%以下,經干化造粒后可作為低級燃料使用,其熱值約為15 048——20 482 kJ/kg(美國)。該技術通過加溫加壓使得污泥中的生物質全部裂解,僅通過機械方法即可將污泥中75%的水分脫除,極大地節省了運行中的能源消耗。污泥全部裂解保證了污泥的*穩定。污泥碳化過程中保留了絕大部分污泥中熱值,為裂解后的能源再利用創造了條件1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