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HepG2.2.15細胞
中文名稱:人肝癌細胞
生長特性:貼壁細胞
培養基:DMEM-H +10%FBS(GIBCO胎牛血清)
凍存條件:50%基礎培養基、40% FBS、10% DMSO
HepG2.2.15細胞常規培養傳代流程( 請嚴格遵照無菌操作)
1. 吸出原培養瓶中的培養基,PBS 緩沖液潤洗細胞兩次,加 2-3 ml 0.25% yi酶進行消化細胞(注意把握消化時間,通??刂圃?1-2min)
2. 鏡下觀察消化情況,在細胞邊緣縮小,貼壁松動時(不建議消化到細胞漂浮)去掉yi酶,加 6~8ml 培養基,輕輕吹打細胞層,盡量把細胞層吹落,吹散。
3. 取部分細胞懸液轉移到新的培養皿/瓶中,添加適當的培養基,把細胞懸液打勻,于培養箱中培養。
4. 注意培養基 PH 值變化情況,定期換液(每周 2-3 次),待細胞密度達到 80%以后重復 1 項操作或凍存。
(網絡信息主針對網絡推廣作用,僅供參考,細胞培養請咨詢細胞庫管理員,以細胞庫管理員提供給您的信息為準,操作前,如果有不明白之處,先咨詢細胞庫管理員,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超級基因決定水鳥外貌行為
兩項基因組測序研究表明,被稱為超級基因的一長段DNA解釋了一種涉水鳥用來贏取配偶芳心的奇怪策略的多樣性。(猴Vero-E6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猴腎細胞)
流蘇鷸在歐洲和亞洲北部的沼澤和濕草甸中很常見。雄性流蘇鷸會在大規模繁殖區聚集,并且佯攻、跳起然后撞向其他雄性,以期贏得雌鳥。(猴MA-104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猴腎細胞)
雄性流蘇鷸有3種不同的種類,每種都擁有交配的方法。“獨立”雄性的脖子上有著五花八門的棕色和黑色羽毛,擁有很強的領域意識,并且喜歡捍衛自己的繁殖地。(豬PIEC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豬髖動脈內皮細胞)
有著白色羽毛的“衛星”雄性會入侵“獨立派”的地盤以偷走附近的雌鳥。第3種較為罕見的雄性被稱為faeders,會利用與雌性流蘇鷸的相似性干擾交配中遭遇的對手。(豬PK-15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豬腎細胞)
雄性流蘇鷸的不同求偶方法是由一個遺傳因子引起的。不過,一個基因觸發行為和外表上如此廣泛的差異,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豬PK-1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豬腎細胞)
通常,一長串連續的DNA序列會被母系和父系染色體片段的“重新洗牌”所打斷。每一代都會發生這種事情。不過,流蘇鷸的超級基因在約380萬年前一長串DNA段自己倒置時便誕生了。(狗MDCK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狗腎細胞)
這種倒位阻止了DNA段內的基因同姐妹染色體上的相應基因重新組合,并由此將約125個相鄰基因黏合在一起。50萬年前左右,部分倒位超級基因反彈回正確的方向,從而產生了第二個版本。(牛MDBK細胞 來源:通派細胞庫 牛腎細胞)
Faeders擁有原始倒位超級基因的一個拷貝,雄性“衛星”流蘇鷸擁有轉換回來的較新版本的一個拷貝,而“獨立派”缺少這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