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剝離強度的意義
膠粘帶種類很多其主要用途是實現粘結與封裝作用,因此膠粘帶剝離強度成為其關鍵性能指標。膠粘帶剝離強度以膠粘帶從被粘物品上剝離開所需要的力與強度大小來進行表征,反之則是膠帶粘在被粘物品全接觸面積內的粘合的力值。
二、剝離強度操作要點
1、標準更替
進行膠粘帶剝離強度時一定要先熟悉標準,膠粘帶剝離力執行標準號為“GB/T2792-2014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之前的標準“GB/T2792-1998"已經被替代,一定要按新標準進行操作。
2、操作要點:
一定要注意新標準對試驗頭段有明確的規定,這與舊標準不同。改為剝離試驗前25mm不能取力值,或者說要將這一段測試力值去除不參與剝離力與剝離強度計算,一定注意,否則極易出現結果偏差甚至誤判。
3、測試結果單位變化
新標準要求采用N/CM為單位,舊標準為KN/m為單位,但只是換算不同。
三、測試設備:ETT-AM拉力試驗機及ETT-H200臥式拉力試驗機
四、剝離強度檢驗之實驗步驟
1、試樣制備
裁切300mm長試樣(保證試樣貼在試驗板上能保證有100mm長度),再將頭部要夾持在上夾具內的部分對折12mm(占用總長24mm)防止試驗時因膠水轉移污染夾具,長度必須保證貼在試驗板上后在180對折后仍然有足夠長度可夾持在上夾具中。
通過壓輥反復滾壓二次(老標準是三次),確保粘合面沒有氣泡,如果有則作廢重新制備。
2、試樣夾持
調整ETT-01智能電子拉力試驗機或DBL剝離試驗機夾頭距離,將試驗板夾于靜止夾頭中,將對折12mm的一端夾在動夾頭中。
3.參數設置
速度設為300mm/min(5mm/s),錄入試樣寬度,設置掐頭25mm此段力值不參與計算,再用試驗板上貼合面的總長度減去(25+50+24)其長度為去尾長度。25對應掐頭、50對應標準規定的力值測試的最小區間、24為對折12mm對應的長度。
4、啟動試驗
記錄、最小、平均剝離力值,并采用掐頭去尾后的有效剝離試驗段的平均值計算剝離強度,成組試驗要做3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