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永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無菌檢查法概述
無菌檢查法的起源
與靜脈輸液的起源和應用相關
1665年,歐洲勃蘭登堡侯國御醫約翰西吉斯蒙德埃爾斯霍爾茨發表了《新灌藥法及其方式方法》
1831年,修霍亂肆虐,蘇格蘭醫生賴特用大量煮沸過的食鹽水靜脈輸注,大部分人獲救的同時,賴特也發現了“注射熱”
隨著顯微鏡的發明和微生物的發現,開始有了對輸液產品無菌檢查的研究
無菌檢查的相關概念
定義:用于藥典要求無菌的藥品、生物制品、醫療器具、原料、輔料及其他品種是否無菌的一種方法。
性質:是有關藥品安全的一種定性試驗
根據培養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長判斷結果
影響因素:環境、人員、用品無菌性、檢驗數量、檢驗量、培養基適用性、方法適用性、培養條件等。
局限性:微生物污染不均勻,檢驗方法局限。
無菌檢查的局限性
如果因滅菌不*或產品密封系統出現偏差,一個批次中有10%的產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從該批次中取一個成品樣做無菌檢查,那么存在兩種可能,取到一個無菌樣,或者取到一個染菌樣,取到無菌樣的概率p=0.9,取到無菌樣的概率q=0.1
(p+q)n=1 即 (0.9+0.1)1=1.0
該事件中,無菌檢查通過率為90%。
如果從這個批次中取2個染菌樣,1個無菌樣,1個染菌樣。
即(p+q)2=p2+2pq+q2=1
分別把p=0.9和q=0.1代入
p2=0.81 取到2支無菌樣的概率
q2=0.01 取到2支染菌樣的概率
2pq=0.18 取到1支無菌樣和1支染菌樣的概率
該事件中,無菌檢查通過率為81%
通過無菌檢查的概率:pn=(1-q)n
無菌是根據概率的原則判斷的。從給定批號的所有產品中存在被污染產品的概率得出判斷
無菌測試本身并不是設計用于保證產品無菌或產品已滅菌。產品的無菌保證是通過滅局工藝或無菌工藝的驗證得來的。
無菌測試適用于藥典要求無菌的藥物成分,配置劑或制劑。然而,合格結果僅說明在測試條件下受檢的樣品中未發現微生物污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