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永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食品微生物學檢驗β 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β 型溶血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的檢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食品中β 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
2 術語和定義
2.1 β 型溶血
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的溶血環,紅細胞*溶解。
2.2 β 型溶血性鏈球菌
能夠產生β 型溶血的化膿(或A 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無乳(或B 群)鏈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3 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滅菌及培養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a) 恒溫培養箱: 36 ℃±1 ℃;
b) 冰箱:2 ℃~5 ℃;
c) 厭氧培養裝置;
d) 天平:感量0.1 g;
e) 均質器與配套均質袋;
f) 顯微鏡:10 倍~100 倍;
g) 無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頭;
h) 無菌錐形瓶:容量100 mL、200 mL、2 000 mL;
i) 無菌培養皿:直徑90 mm;
j) pH 計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試紙;
k) 水浴裝置:36 ℃±1 ℃;
l) 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
4 培養基和試劑
4.1 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湯(Modified tryptone soybean broth, mTSB):見附錄A 中A.1。
4.2 哥倫比亞CNA 血瓊脂(Columbia CNA blood agar):見附錄A 中A.2。
4.3 哥倫比亞血瓊脂(Columbia blood agar):見附錄A 中A.3。
4.4 革蘭氏染色液:見附錄A 中A.4。
4.5 胰蛋白胨大豆肉湯(Tryptone soybean broth, TSB):見附錄A 中A.5。
4.6 草酸鉀血漿:見附錄A 中A.6。
4.7 0.25%氯化鈣(CaCl2)溶液:見附錄A 中A.7。
4.8 3%過氧化氫(H2O2)溶液:見附錄A 中A.8。
4.9 生化鑒定試劑盒或生化鑒定卡。
5 檢驗程序
溶血性鏈球菌檢驗程序見圖1。
6 操作步驟
6.1 樣品處理及增菌
按無菌操作稱取檢樣25 g(mL),加入盛有225 mL mTSB 的均質袋中,用拍擊式均質器均質1 min~2 min;或加入盛有225 mL mTSB 的均質杯中,以8000 r/min~10000 r/min 均質1 min~2 min。若樣品為液態,振蕩均勻即可。36 ℃±1 ℃培養18 h~24 h。
6.2 分離
將增菌液劃線接種于哥倫比亞CNA *,36 ℃±1 ℃厭氧培養18 h~24 h,觀察菌落形態。
溶血性鏈球菌在哥倫比亞CNA *上的典型菌落形態為直徑約2 mm~3 mm,灰白色、半透明、光滑、表面突起、圓形、邊緣整齊,并產生β 型溶血。
6.3 鑒定
6.3.1 分純培養
挑取5 個(如小于5 個則全選)可疑菌落分別接種哥倫比亞*和TSB 增菌液, 36 ℃±1 ℃培養18 h~24 h。
6.3.2 革蘭氏染色鏡檢
挑取可疑菌落染色鏡檢。β 型溶血性鏈球菌為革蘭氏染色陽性,球形或卵圓形,常排列成短鏈狀。
6.3.3 觸酶試驗
挑取可疑菌落于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適量3%*,立即產生氣泡者為陽性。β 型溶血性鏈球菌觸酶為陰性。
6.3.4 鏈激酶試驗(選做項目)
吸取草酸鉀血漿0.2 mL 于0.8 mL 滅菌生理鹽水中混勻,再加入經36 ℃±1 ℃培養18 h~24 h 的可
疑菌的TSB 培養液0.5 mL 及0.25%氯化鈣溶液0.25 mL,振蕩搖勻,置于36 ℃±1 ℃水浴中10 min,血漿混合物自行凝固(凝固程度至試管倒置,內容物不流動)。繼續36 ℃±1 ℃培養24 h,凝固塊重新*
溶解為陽性,不溶解為陰性,β 型溶血性鏈球菌為陽性。
6.3.5 其他檢驗
使用生化鑒定試劑盒或生化鑒定卡對可疑菌落進行鑒定。
7 結果與報告
綜合以上試驗結果,報告每25 g(mL)檢樣中檢出或未檢出溶血性鏈球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