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永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微生物的營養
一、微生物的營養
微生物必須不斷的從外部環境中吸取所需要的各種物質,以合成本身的細胞物質和提供機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使機體能進行正常的生長發育。那些能滿足其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物質,稱為營養物質。微生物獲得與利用營養物質的過程,稱為營養。
二、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
微生物細胞是由C、H、O、N、P、S、K、Na、Mg、Ca、Fe、Mn、Cu、Co、Zn、Mo等化學元素組成。其中C、H、O、N、P、S六種元素占細胞干重的97%。
組成微生物細胞的化學元素分別來自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除有特殊要求的微生物外,只要提供必要的碳源物質、氮源物質和無機鹽,即可滿足一般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與繁殖。
三、微生物的營養來源
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主要是碳素、氮素、無機鹽及少量生長輔助物質。在人工培養微生物時,則要配制人工合成的含有各種微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1、碳源:凡是能供給微生物碳素營養的物質都稱為碳源。碳源是構成微生物細胞的主要物質,同時又是化能異養型微生物的能量來源。
2、氮源:凡是能被微生物利用的含氮物質稱為氮源,其來源可來自無機氮化合物和有機氮化合物。
3、無機鹽:無機鹽是微生物生命活動所*的物質,其主要的作用是:構成菌體的成分,作為酶活性中心的組成部分或維持酶的活性,調節滲透壓、PH值、氧化還原電位,作為自養菌的能源。
4、微量元素:微生物對其需要量極少,一般在培養基中含有千萬分之一或更少即可滿足需要,過量的微量元素反而起毒害作用,特別是單*種微量元素過量毒害更嚴重。因此在各種微量元素之間需要恰當的配比。
5、生長素:某些微生物不能利用普通的碳源、氮源合成,而需要另外加入少量的有機物質才能滿足機體生長的需要這種有機物質就叫生長素。凡不能合成生長所需要的生長素類物質的微生物稱為營養缺陷型,自然界有天然存在的營養缺陷型,但也可人工將不是營養缺陷型的菌種誘變成缺陷型。
四、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微生物吸收營養物質與細胞膜的通透性關系十分密切,營養物質需透過細胞膜才能被微生物吸收。細胞膜是一種有特殊生物活性、高度選擇性及生命力的生物膜,這樣就保證了微生物營養物質的不斷吸收和廢物的排泄。
營養物質透過細胞膜的方式,已經證實的有單純擴散、促進擴散、主動運輸、基團移位四種。
五、類型
根據微生物對碳源的要求以及供氫體和能量的來源不同,可將微生物分為四種類型,見下表:
類型
類型
能源
供氫體
碳源
歸屬的生物
光能自養
光
無機物
CO2
某些細菌
化能自養
無機物氧化
無機物
CO2
細菌(少數)
光能異養
光
有機物
CO2
細菌(少數)
化能異養
有機物氧化
有機物
有機物
酵母菌、霉菌、多數細菌
表中四大營養類型微生物的劃分在自然界中并不是的,還存在著許多過渡類型。有的既能以化能自養生活,又能以化能異養生活的化能兼性營養型,有的視環境條件的不同既能光能異養又能異養。
病毒的營養特性有所不同,病毒是專性寄生微生物。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