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種植針葉樹更利于減少PM2.5
*,許多樹木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具有吸附污染物、凈化空氣的功能。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劉春江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就是城市生態學和城市林業以及變化與森林生態功能,課題組成員殷杉的博士論文就是關于城市森林綠地植被防控大氣污染的功能。
殷杉解釋,當PM2.5運動到樹葉附近時,可以穿過空氣和葉片的邊界層而到達葉片表面。由于葉片表面粗糙,表皮毛豐富,可以分泌一些黏性物,葉片就可以成功將細小的顆粒物滯留在表面,甚至將一部分PM2.5吸納到葉片氣孔內部。因而,枝條和葉片表面粗糙、分泌物豐富、葉面積系數高的樹種,會具有較好的吸滯大氣顆粒物的功能。
殷杉博士表示,如果重點考慮樹種降低大氣PM2.5顆粒物,可多選擇一些針葉樹,例如,雪松、龍柏、水杉等。根據國內外資料,針葉樹的比葉面積大、枝條粗糙、分泌物豐富,比闊葉樹的吸附物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