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云南打破野生菌技術壁壘 助力野生菌出口
云南打破野生菌技術壁壘 助力野生菌出口
9月22日從云南*獲悉,該局與云南省農科院合作的《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貿易技術措施的應對技術研究》項目近日通過云南省*專家組驗收,打破國外對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技術壁壘,推動云南每年近1億美元的野生菌出口市場。
2008年底,歐盟實施牛肝菌產品的尼古丁*新標準后,云南省輸歐的牛肝菌因尼古丁含量普遍超標,導致出口受阻,產業鏈上各方經濟損失慘重,全省野生食用菌出口面臨十分嚴重的困局。為積極應對云南牛肝菌貿易受阻問題,由云南*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牽頭,聯合省農科院等單位,于2009年5月緊急向云南省*申請了2009CH001《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貿易技術措施的應對技術研究》項目。
經過研究團隊近兩年的不懈艱辛努力,項目組完成統一中歐雙方檢測機構檢測方法工作,制定兩項檢驗行業標準,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了四篇論文;從環境因素、加工因素、生物物種關聯度、內源性代謝產物等方面對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成因開展相關的系統科學研究,提供了較完整的食用菌中尼古丁的成因調查報告,證明尼古丁是牛肝菌中天然代謝產物,促使歐盟*以765/2010決議修改牛肝菌干片的*,從0.12ppm提高到2.3ppm,云南省牛肝菌貿易受阻問題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在2010年牛肝菌出口實現恢復性的增長。
近日,云南省*組織專家組對本項目進行驗收,項目組向專家組匯報本項目研究執行情況,并經專家現場質詢核查后,項目順利通過了驗收。專家們對該項目的所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的基礎研究工作扎實并歐盟各國,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的系統研究成果,為解決牛肝菌尼古丁問題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也為對外談判交涉奠定基礎,成為質檢系統技術機構應對貿易技術壁壘的成功案例,在全國同行業引起了強列反響。
此間業內人士表示,野生食用菌中尼古丁技術壁壘的突破,挽救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產業,恢復云南每年近1億多美元產值的出口市場,為云南野生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云南的食用菌種類大約有250種,占到了*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有“食用菌王國”之稱,出口日本、意大利等多個國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