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決戰胰島素 內外資“火拼”降糖市場
決戰胰島素 內外資“火拼”降糖市場
一直以來,降糖藥市場是外資企業的天下,這一格局在今年年初已經被悄悄打破。2010年12月31日,聯邦制藥公告宣稱:公司獲得了三個胰島素制劑的生產批文,連同此前已獲批的產品,聯邦優思靈系列目前已經擁有四個胰島素產品,并預計馬上量產上市銷售。無*偶,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這兩家外資企業也剛剛宣布正式進軍中國胰島素市場。
胰島素作為糖尿病人的常用治療藥物,外資企業產品占據中國絕大部分市場,國內僅有通化東寶和江蘇萬邦等少數幾家企業從事生產。行業人士評估,胰島素產品行業利潤率在70%左右。
“原料年產量超過3000千克,制劑年產量將達到3億支。”1月11日,聯邦制藥董事長蔡金樂表示。公司預計未來還將陸續有胰島素產品獲批。
“會在價格上得到體現,愿和國內企業一起,打破現有外資壟斷的市場格局。”蔡金樂希望以低價優勢與外資進行抗衡。
聯邦制藥華麗轉身
目前,降糖藥物領域中,胰島素市場基本由諾和諾德、禮來和賽諾菲-安萬特壟斷,三*的胰島素類產品銷售總額高達89億美元,占胰島素90%以上的*。國內市場的格局也大體相同。同時,外資三*在中國市場上不斷發力。諾和諾德2008年底投資3.81億美元,在天津工廠基礎上建設一家zui大的胰島素制劑與灌裝工廠。隨即,2009年3月,禮來宣布投資4000萬美元,擴建蘇州新廠,用于胰島素產品的分裝和倉儲。與此同時,賽諾菲安萬特也宣布,增資9000萬美元,擴建位于北京的胰島素灌裝生產線,將產能提高到5000萬包裝單位,預計2012年投產。
艾美仕咨詢公司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糖尿病用藥領域上,諾和諾德以35.44%的*高居,賽諾菲-安萬特和禮來分別占有7.91%和6.28%的*,而拜耳則憑借其“老產品”拜糖平也獲得了14.85%的市場。與此同時,外資還出現加速滲透基層醫療市場的勢頭。
抗生素*聯邦此次全力殺入可謂華麗轉身,也迅速攪動了曾經平靜的胰島素市場。聯邦制藥董事長蔡金樂表示,早在8年前就決意進入生物制藥領域,并逐步建成了200多人的研發團隊,“目前聯邦優思靈的生產線全部是由我們自主研發設計的,充分考慮了工藝特點和節能環保。”聯邦制藥投巨資實現了從原料到制劑的一體化生產線,這樣的生產設計,能夠避免胰島素原料長途運輸中可能遇到的污染,很好的控制產品品質。(趙向陽)
其實三*的壟斷格局,不僅受到國內*的擠壓,同時部分外企計劃形成“聯盟”來開拓糖尿病用藥市場。近日,禮來與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結成聯盟,共同推進兩家公司的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沒有降糖藥的阿斯利康則計劃在2011年和施貴寶合作,利用營銷優勢,推進施貴寶的糖尿病藥物在中國市場的提升。
壟斷格局被打破
對于外資企業的優勢地位,聯邦制藥也有清醒的認識,蔡金樂告訴記者:“外資高價胰島素占據國內市場,是因為國內胰島素生產企業起步較晚,整體規模還不具備與外資競爭抗衡的實力。”
如果想和外資競爭,中國企業還需要打造自己的優勢。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國內企業在胰島素領域屬于后發,就更需要在技術上有過人之處。同時技術穩定性也要提高,才能大規模量產。”相比之下,不少國內企業由于規模小,因此成本較高,從而缺乏競爭力。
根據聯邦制藥的計劃,公司將通過成本控制和推出新產品積極搶占胰島素市場,從而獲得10%的*。而實現該目標則是依靠聯邦優思靈在技術和價格上的優勢。
相比其他國內企業,聯邦優思靈在技術上十分。蔡金樂介紹:“聯邦制藥在研發之初就瞄準,所生產的優思靈系列產品,是采用目前的畢赤酵母表達系統,藥品具有雜質少、利于純化、臨床副反應小等優點。”目前,聯邦制藥是*一家擁有相關工藝的企業,并獲得4年的技術和產品保護期。
面對外資壟斷,國內企業zui明顯的優勢就是價格。郭凡禮認為:“實際上,在價格方面與外資企業拉開距離一直是我國胰島素企業的競爭優勢。”聯邦制藥總彭韙對此也表示認同,她指出:“在保證與進口產品等同療效的情況下,聯邦的產品具有較大的技術和成本優勢。”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