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zui高決策機構世界衛生大會(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表示支持會員提出的改革建議,這將可能給這一已建立63年的機構帶來巨大的變革。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專業供應Elisa試劑盒,*,可免費提供代測服務,詳情請點擊
早在數十年前就有人對WHO的職能提出一些關心和建議,近年嚴峻的金融環境以及衛生狀況的變化更直接將WHO的改革需求推動了風口浪尖上。現在WHO的一些成員國提出希望機構能夠將它的職能焦點集中到更少數的核心區域。而一些專家則認為這樣的改革可能無法*解決問題,他們呼吁對WHO的結構和管理機制進行整頓。
僅僅在十年前WHO還是*的性大型衛生機構。近年來卻有諸如艾滋病、結核和瘧疾基金(GFATM)、疫苗免疫聯盟(the GAVI Alliance)和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等新的機構相繼成立。在過去的十年WHO的經費增長迅速,從1990年的57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269億美元。然而由于對捐助者對WHO逐漸喪失信心,許多的資金不再注入到WHO。事實上在2010年WHO就產生了3億美元的赤字。
而在上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大型年會上WHO再度遭受重創, WHO的193個成員國對未來兩年提交的財政預算為39.6億美元,遠少于WHO提出48億美元的需求。這直接導致WHO不得不從現在的2400個職位中裁減300個職位。
WHO的總干事Margaret Chan認為WHO的財政危機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機使得成員國對WHO的提交款項減少所致。她同時還指出美元對瑞士法郎的疲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一些成員國則就此提出應抓住這次危機對WHO進行現代化革新。
在上周大會上通過的改革提議目前尚未確定具體細節,在未來還需經歷復雜的協商過程。然而整體上對WHO的評估卻明顯是負面的,認為現在的WHO已成為了一個陳舊、臃腫的機構,且對工作流程及工作人員缺乏適當的評定機制。
“WHO一直在付諸努力,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關注,”Margaret Chan辦公室主管Andrew Cassels說:“WHO歡迎提出改革建議,包括變革對數據采集的管理,制定疾病、治療和技術標準,加強流行病及長期健康威脅性疾病的應對措施的監管,以及健全衛生系統等。”
哈佛公立衛生學校的Barry Bloom曾在近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呼吁對WHO進行改革。他表示他非常高興這些建議得到實施。Bloom表示贊同將改革優先權放在WHO的凝聚作用上,并支持對WHO進行外部審查。他還建議成立一個論壇以確保其他非政府機構、制藥公司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也能為WHO政策提供建議。
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改革計劃不能*解決WHO根本的結構問題。其中之一就是WHO自身無法確定工作的優先權。由于WHO只有25%的經費來自于各個成員國繳納的會費,而高達75%的費用主要來自于志愿捐贈,捐贈的國家通常會優先他們自身的項目。“這嚴重影響了WHO的優先權,”喬治敦大學WHO協作公共衛生法和人權中心負責人Lawrence Gostin認為:“目前只有大約60%的WHO經費用于傳染性疾病,3.9%及2.4%的經費分別用于非傳染性疾病和意外傷害,而這些卻是zui大的衛生負擔。”
Cassels認為構建WHO的信任機制就能約束上述問題。但一些專家則表示擔心提案忽略了對WHO分散結構的改革。WHO設立的6個區域辦事處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他們能自行選舉主管-,掌控大量的WHO經費,確立他們自己的政策。“現在存在了7個WHO機構,而非一個,”Bloom說。
“這是WHO創立伊始便存在的缺陷,”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專家Kelley Lee說:“它加重了WHO的凝聚力缺乏、議程擴張等問題,導致WHO有限的資源更加的分散。”
“如果這一深層次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改革將只能帶來一些邊緣化的改變,”衛生和工業政策部副總裁、WHO前任總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 內閣秘書Derek Yach說:“我認為zui大的問題是目前存在了太多的公共衛生機構,需要改變的是整體混亂的局面,而非僅僅是一個機構。這就好比整個賽車都需要檢修的時候僅僅修理漏氣的輪胎是不夠的。”
來源:生物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