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坑人了……”近日,開發區的賈女士來到劉公島路農貿市場 ,購買了300多元的蝦和海魚,“雖然海鮮的價格漲了一些,可拎起這些魚蝦后,我就明顯感覺比往常少。”賈女士說,在市場里,她沒有找到公平秤,只好把這些魚蝦帶回家里稱。
“果不其然,真是缺斤少兩。”賈女士說,兩斤的蝦只有一斤三兩,海魚重量也缺了近三分之一,“一斤蝦是40塊錢,短了7兩就是28塊錢,再加上魚短的斤兩,我算了下,我這300塊錢的海鮮被坑了100塊錢,確實有些過分了。”賈女士說,她一氣之下找到了攤主,自知理虧的攤主退了錢。“春節快到了,大伙們都要準備年貨,這么欺騙消費者的攤主,應該好好管管。”事后,賈女士說。
1月 17日下午 ,記者來到劉公島路農貿市場,由于臨近春節,市場內前來購買海鮮的人數比平時多了不少。每家攤主都很熱情,見到有顧客前來,趕緊起身招呼,而且每個攤主都說自己家的海鮮才是鮮的。記者隨意挑選了三個攤位,分別購買了大蝦、黃花魚、刀魚。
其中,大蝦經過攤主稱重是2斤4兩,六條黃花魚是4斤4兩,刀魚是4斤9兩。拿到這些海鮮之后,記者找到了農貿市場內的一臺電子臺秤進行稱重,發現大蝦只有2斤,黃花魚只有4斤,刀魚只有4斤4兩。總共11斤7兩的三種海鮮少了1斤3兩。
此外,記者注意到,這些海鮮上都有很厚的冰層,而且都用三層很厚的包裝袋包裝。“這些冰和塑料袋恐怕也在一兩以上,你說這有多坑人啊。”一位顧客也表示說。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